二十二那日天公作美,衛長君在他家東邊和城西邊空地上給三百多位新人主持婚禮。
拜了天地和國舅爺,新人們回到各自家中。衛長君叫人送去可口的飯菜,又給每位新人送去六個雞蛋和六個鴨蛋。
此舉又叫不少人后悔不迭。
韓嫣小聲問“故意的”
衛長君擋住嘴說“回頭我一走,肯定有不少人想回去。我可以理解。但你想,故鄉真那么好,他們不可能跟我到此。無論是那些女子還是匠人。雖然可以免去稅收,可有手藝的人去城里干半年也夠給家人交稅了。”停頓一下,“我這么做也是為他們好。”
韓嫣無比贊同。他在長安有個實權差事,也不會來到此地。
東方朔要不是在朝中憋屈,也不可能自薦。主父偃愿意去五原除了因為衛長君在此,其次便是他在長安樹敵太多。再待下去早晚得進廷尉大牢。
衛長君“叫廚子開席吧。回頭沒用完的菜和肉也給新人和有新生兒的人家送去。”
韓嫣叫霍去病交代廚房,剩的菜和肉衛長君另有他用。
廚房認為衛長君說有用那一定有大用。以至于做飯的廚子不但不敢糟蹋,飯菜端上去,他們把剩的東西歸置好才去用飯。
此舉令很多人滿意,又令很多人懊惱。
翌日還有些人忍不住議論,昨日有多少菜和肉,誰吃了多少,誰家又得了多少多少。當這些人看到衛家門口十來輛馬車,笑容凝固了。
翌日清晨,大廚房以及城里各家各戶還沒開始做早飯,衛長君的行囊準備好了。
除了韓嫣沒人知道衛長君今日離開。雖然很多人已有預感也沒想到這么快。很是感激他的人一張嘴就忍不住嚎啕大哭。
霍去病和阿奴對這里有些不舍,有人哭出來,兩個大小伙子也憋不住了。在公孫敬聲看來有舅舅的地方就是家,他對在朔方還是回京師無所謂。可眾人抹淚的場景也叫小少年紅了眼。
衛長君經歷過太多事,他有些傷感并沒有難過到想哭的地步。他把汗巾遞給離他最近的男子“哭什么”
“大公子此去還回來嗎”
衛長君“有生之年肯定回來一趟。朔方城是我和韓兄一點一點建城的。雖然很少親自動手,可從選址到挖生活污水滲水井,都是我們一步一步量的。”
有些匠人還惦記著回鄉,便問衛長君他走了,他們怎么回去。
衛長君“你們到明年正月才滿三年。除夕過后可以跟換防的駐軍回長安。”
然而他們因為衛長君可以回長安越發想家,有人臉上明顯流露出忐忑,有人欲言又止。
衛長君見狀說道“我也想過叫你們跟我一塊回去。你們想想當初為何跟我來朔方,只是家貧嗎當真回去更好就找韓太守。他不會強迫你們留在此地。你們的手藝得交出去。不能你們走了,韓太守病了都不知道找誰。”
這一點去年衛長君就說過。
匠人們都愿意教,蓋因手藝活不是學會就能做好的,得長年累月不間斷做才行。所以匠人不在意衛長君最后幾句,他們在意前幾句。
回到家人身邊就幸福嗎
很想回去的人都露出了遲疑不定的神色。
都不是無知幼兒了。衛長君言盡于此,轉向韓嫣“我這就走了”
“到家給我來封信。”
衛長君“屆時這邊正好大雪,別折騰驛站了。過了除夕再給你寫信。對了,主父偃還不知道。回頭見著他就說陛下命我速歸”
韓嫣笑道“主父偃會因此恨上陛下,害得他沒能來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