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君,據兒日后為儲君,對你而言也是臣。據兒可以知道為臣之道。他也得懂得如何為君。先皇在世時有沒有跟陛下提過如何治國御下這一點也不是我可以教的。”衛長君停頓一下,容劉徹想想才說,“陛下很清楚說千遍不如試一遍。好比騎馬射箭。”
劉徹點頭“朕想給他建個園子,你可能聽說了,博望苑。”
衛長君嘆氣,果然該來的還是來了。
劉徹奇怪“這也不行”
“不說據兒才六歲,就是十六歲,你放心他跟一群不知其秉性的人在一起”衛長君不待他開口,“換成去病,我不放心。十六七歲,不知天高地厚,很容易被帶歪。博望苑可以建,但不可叫據兒搬過去。休沐日去玩玩。夏季炎熱,冬天很冷,無法習武的時候可以過去。”
劉徹提醒衛長君“朕十五歲的時候”
“陛下,那是你您什么運氣想收拾藩王,來個主父偃。希望律法嚴苛,不缺能吏。想打匈奴,才幾年就被把匈奴打殘了。大軍尚未到長安,您想到在朔方、五原設郡,朝中多數官員都認為你糊涂。據兒不說青出于藍,有你一半才能都是你劉家和我衛家祖墳上冒青煙了。”
這話說的劉徹生氣不是,高興也不是“據兒是你外甥啊。”
“所以我多少了解一些。或許據兒比您更好運,要什么樣的官吏就出什么樣的。可也得他長大以后不是嗎”
劉徹點頭。
“陛下把他放在身邊,受你的影響才能越發像你。”
劉徹突然想到公孫敬聲,如果他一直在公孫家,恐怕已經成為城中一霸,性子囂張的他也不放在眼里。
再說衛青,他兄長換個人,他別想一心撲在軍事上,旁的事敢一概不上心。
“朕本意建個博望苑叫他有自己的地方做他想做的事。”
皇宮本就不小,劉據住宮里父子都不常見。搬出皇宮十天半月難見一次,得多深厚的感情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沖淡。
衛長君“不如大朝的時候隨你上朝。”想起此時劉徹真心為兒子考慮,“陛下想過沒有,真比百官優秀的人,他會甘心呆在博望苑據兒常跟無名之輩在一起如何長進”
劉徹沉吟片刻,無意識地點頭“朕想茬了。”
“陛下身在局中,一時沒看清罷了。”
沒有外人,劉徹也不怕丟臉“是我沒想到。”
“那是陛下關心據兒忍不住多想。我要是有個親生的也很難做到理智。”
劉徹不禁嘆了口氣,衛長君想好好說話的時候真的很善解人意。
“那說回石慶。”劉徹道。
衛長君“陛下能費心看著,石慶極好,不會同你意見相左。”
劉徹好笑“朕的兒子朕不看著誰看著”說到此不禁看向衛長君。
衛長君“我負責陪玩。”
劉徹嗤笑一聲,又胡說八道。
“陛下,陽信長公主到了。”小黃門沒敢靠近,在殿門邊上小聲說。
衛長君回頭,小黃門往外指,那意思好像已經在殿外候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