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公孫敬聲不注意,給平陽霍家去了一封信,告訴父母他在長安極好,衛家跟傳言一樣待人寬厚。衛長君乃真君子也。
得虧這封信公孫敬聲不知道,不然他又得嚷嚷,大舅明明是個真小人
劉徹考慮到竇嬰在秦嶺,還有精力給劉據講文章,衛長君也能教他識字算術,劉據去他大舅家的時候,劉徹就沒叫太傅石慶跟著。
石慶對劉據影響極小,劉據反而越來越不像他曾祖父文帝。
日頭升高,屋里悶熱,衛長君把案幾椅子茶具等等移到門外樹下。他和竇嬰夫婦乘涼,順道看著兩個小的玩兒。
竇嬰看著劉據拿著竹竿嚇唬溝里的鵝和鴨子“小太子越發像先帝了。”
“誰”衛長君以為他聽背了。
竇嬰“先帝。陛下像他這么大的時候也貪玩,但沒膽子欺負宮里的貓貓狗狗。”
竇老夫人點頭“先帝是個膽大的。長君聽說過嗎先帝還是太子的時候跟吳王太子下棋,一言不合把人砸死了”
衛長君“不是失手嗎”
竇嬰不禁笑了“堂堂太子哪有那么容易失手。”
“人失去理智往往只是一瞬間。”身為儲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無所顧忌,被怒火沖昏了頭,干出這事很正常。
竇嬰“其實也是他自找的。先帝最怒的不是吳王太子下棋耍賴,而是吳王勢大,吳王太子沒把當朝太子放在眼里。”
衛長君“先帝登基后七國之亂是不是吳國起的頭”
竇嬰對這一段很熟“得虧平定了。否則又不知道得亂多少年。”
“文皇帝休養生息,朝廷得民心,七國起兵理由不正,只是清君側,朝廷一時無法清除他們也亂不起來。”
竇嬰夫人不禁說“長君什么都懂。”
衛長君“只懂皮毛。”
大鵝“嘎”一聲,衛長君嚇一跳,循聲看去,小外甥樂得哈哈笑,衛伉躲到他身后,看著往地里狂奔的鵝興奮地驚呼一聲。
衛長君頭疼“據兒,不許欺負鵝。那些鵝是留著下蛋的。”
“我不吃鵝蛋。”劉據嫌鵝蛋腥味重。
衛長君大聲說“我吃”
小少年不敢欺負鵝,扔下竹竿,拉著弟弟過來。衛長君拿出手帕給他擦擦額頭上的汗“熱不熱”
小孩點點頭,看到案幾上切成小條的黃瓜,伸手就去抓。手伸到一半縮回來,伸到舅舅眼前“臟。”
三伏天即將到來,太學都快放假了,劉據自然不能再穿長衣。衛長君給他和衛伉換上短褲端衣,腳上也穿著清涼的草鞋。衛長君不必擔心他們弄臟衣裳弄濕鞋,指著溝里的水“自己洗去。”
“不要。大鵝洗澡的水好臟。”小劉據嫌棄。
坐在大門另一側果樹下剝棉花的曹女起身“太子,奴婢去給你打水。”
“快去”小孩揮手。
衛長君沖大侄子招招手。衛伉靠著他另一條腿,奶里奶氣地喊“大伯。”
衛長君也給他擦擦汗“想不想吃西瓜”
小劉據猛地轉向他大舅。
衛長君“我之前叫你不許欺負鵝的時候,你聽了嗎”
劉據一眨眼,倒打一耙“大舅聲小,我沒聽見。”
竇嬰服氣“太子,陛下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可不敢胡說。”
“沒有胡說。”劉據理直氣壯。
衛長君捏捏他的小臉“也不知道你皇帝老子日后會不會后悔把你送到我這兒來。”
虛歲才七歲的小太子沒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