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里村民來幫衛長君干過活,不止一次。梁家里男女老幼他幾乎都見過。衛長君確定這群人當中有一半不是梁家里的。
衛長君也不著急,叫小女奴搬兩個小板凳,他和里正面對面坐下。衛家實在沒有那么多凳子,其他人就蹲在里正身后或身側。
衛長君這才問里正出什么事了。
不是心急,里正這會子應該在家中用飯,而不是在河邊晃悠,盯著衛長君何時歸。
“上午長安縣丞來的。為跟匈奴結親的事。”
衛長君驚訝“這么快”
渾邪王說服那些匈奴人了衛長君不信,他有如此威望,休屠王出爾反爾的時候部下也不會一呼百應。以至于準備逃了,渾邪王才發現。
里正“縣丞叫我們盡快準備,夏收前見見,夏收后成親。可跟匈奴結親我們都是頭一回,這該怎么準備”說到此又解釋,“不是我們為難大公子,只有大公子給匈奴和漢人辦過婚禮。”
“縣丞只說這些”衛長君問。
眾人點頭。
有人忍不住問出口“是不是要我們準備聘禮或嫁妝不是說好的不要聘禮和嫁妝”
衛長君估計縣丞也不清楚“無需聘禮和嫁妝。陛下清楚你們沒錢。不會為了他面上好看為難你們。興許叫你們拿出準備聘禮或嫁妝的錢把修繕房屋,給人準備幾身衣物。他們跟我們穿的不一樣。陛下不可能叫人準備這些。他們自愿來降,又不是陛下請來的客人。”
里正恍然大悟“最少也得準備一身成親那日穿的”
衛長君點頭“一家一戶的辦費事也費錢。回頭你提議梁家里這邊所有人一塊辦。熱熱鬧鬧,一家準備兩個菜一筐紅薯也不寒酸。”
有人不樂意,嘀咕“一輩子就這一次,還跟人一塊辦”
里正上了年紀,經歷的事多,知道什么要緊什么不當緊“這么有錢怎么不自己娶一個”瞪說話的人,“沒錢就別打腫臉充胖子。”
此言一出,幾個不樂意的男女頓時不敢多言。
突然來這么多人,牛固擔心出什么事,一直在衛長君身側。衛長君問他用飯了嗎。牛固點頭,還說他們以為他還得過幾日。
牛固歲數不小了。要不是衛家日子好,他不是老的跟竇嬰一樣,就是早死了。衛長君不放心他騎馬,叫他駕車去八陽里,把這些告訴老里正。
牛固到時,老里正正跟村里聊這事。八陽里村民了解衛長君為人,不認為朝廷叫他們大辦。小辦可以辦,又嫌簡陋,擔心給衛長君丟人。
牛固提醒老里正可以一塊辦,像衛長君在朔方一樣。老里正瞬間知道怎么用最少的錢辦最好的婚禮。
匈奴那邊確實不容易。幾乎沒人愿意跟漢人結親,一是擔心到了漢人當中被欺負,二是有些人骨子里瞧不上漢人。
渾邪王告訴所有族人部下,黃河西北沒了匈奴,大漢天子已經在那邊設武威和酒泉二郡。草原回不去,又不跟漢人結親,給他們幾畝地,他們會種嗎。
漢人多是米面和蔬果,三天一頓肉,不跟漢人結親,他們會做炊餅,會蒸飯煮菜嗎。
渾邪王并沒有提以后有機會回去。這點太遙遠,他都不敢奢望。再說了,說出這點只會叫族人更想念草原,更不想跟漢人
渾邪王提到跟生活息息相關的這些事,部分匈奴人松口了。渾邪王也沒指望所有人支持他,只說這次只需一兩百人。他可以叫他們跟家人商議商議,三日后再答復他。
休屠王死了,他的部下族人就去找閼氏。要擱以往,金日磾母親也不贊同跟漢人結親。休屠王部眾商議的時候,金日磾也在,金日磾提醒族人想想那副棉護膝。
那次的事休屠王部可是把渾邪王的人好一番嘲笑。
金日磾又提醒族人,大漢天子不希望他們好過,沒必要賠上大漢子民。今天帶幾個人出去,明日弄幾個人出去,對他們說人入伍了,其實被漢天子殺了埋了,他們也不知道。
這話說出來,休屠王部眾不怕了。當日休屠王閼氏就去找渾邪王,頭一批人從她族中選。
劉徹做夢也沒想到這么快,短短一個月,漢人和匈奴人就相看好了,只等著夏收過后成親。
帝王心情好,鄉野小民就有好日子過。他在衛長君原來提議的基礎上又給每一對夫妻添一旦小麥和一旦玉米,僅限頭一批這些人。
以防后來人不是真心的,夏收過后,匈奴和漢人成親后,他決定賞的棉種、苜蓿種子等物也沒發下去。
天氣熱起來,衛長君帶著幾個小的去秦嶺避暑。八陽里里正把老父親送來,他順便向衛長君稟報,嫁和入贅到八陽里的匈奴人跟村民處的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