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食的時候,虞祭酒照舊踱步過來了,除卻午食之外,還領了一塊那四方大小的重陽糕去食桉前坐下來慢慢吃。
因著忙桉子的事,有不少差役同官員都沒回大理寺,公廚里吃飯的要比往日略少一些,臺面后分飯菜的阿丙和湯圓因此也能得個空,邊做事邊閑聊。
看著端著飯食走到食桉前坐下來的虞祭酒,阿丙小聲道“今兒虞祭酒怕是不會買節日禮盒了“
畢竟溫師傅今日這重陽糕做的頗為傳統,外頭也不是買不到。
湯圓聞言,卻瞥了他一眼,道“怎么你是覺得溫師傅做的重陽糕沒有外頭的好吃不成”
這句話聽的阿丙駭了一跳,連忙擺手否認“怎么可能溫師傅畢竟是宮里頭給圣人做飯的趙司膳都認可的手藝,怎會比外頭差”
“那不就是咯”湯圓哼了一聲,指著虞祭酒的背影小聲道,“既然不比外頭差,又賣的比鴻宴樓他們還便宜些,你瞧著看吧虞祭酒還是會買的”
說著,湯圓瞥向不遠處檔口老神在在坐著的紀采買若不然,紀采買準備那么多裝重陽糕的盒子作甚
兩人小聲的議論,坐在食桉前的虞祭酒并沒有聽到,只是將注意力放在眼前切成四方大小的重陽糕上。
一塊糕點共分五層,比外頭尋常檔口所賣的三層要多費了些新意,同鴻宴樓那等大酒樓中所賣的重陽糕差不多,做法上也未似端午同中秋那樣別出心裁。
頂上、底下同最中間的是蒸制的米糕,白色米糕中夾雜的兩層粗粗一眼掃去,皆是暗紅色的,似是豆沙,可細一看,同樣的暗紅色卻又略有不同。虞祭酒暫且壓下心底的好奇,看向頂上撒落之物切片的紅棗、西域來的葡萄干、杏仁、松子以及中間那一層零零散散的桂花。
桂花這物委實有些意思,似乎帶上了它,總能為各式糕點吃食上增些莫名的“秋意”。
從賣相上看,不止不比鴻宴樓的差,甚至因著那一層桂花,反而更有些“意境”來。
虞祭酒看罷這重陽糕的賣相,拿起來咬了上去。
米糕蒸制的極為松軟,濃郁的米香中自帶一股輕微的甘甜,中間那兩層瞧起來略有不同的暗紅色果然各有千秋,底下一層便是重陽糕中用的最多的豆沙餡了,豆沙炒制的細膩清甜,帶著一股紅豆特有的香味;上頭一層暗紅色餡料口感細膩,與豆沙卻又截然不同,似乎更綿軟些,隨著那股濃郁的紅棗香味入口,虞祭酒忍不住挑眉竟是棗泥
米糕、豆沙、棗泥這三樣事物的味道如此相配,糅雜在一起,又怎會不好吃
重陽糕主體是綿軟、甘甜的,卻又不止綿軟,混合著頂上的棗肉、杏仁、松子等撒物,比尋常的綿軟口感來更為豐富。
真真是瞧著沒有另辟蹊徑,卻因著處處的細致,又與外頭的重陽糕截然不同
一塊重陽糕下肚,虞祭酒甚是滿意的起身走到外賣檔口前,對紀采買道“重陽禮盒與我瞧瞧,我想帶些出去送人”
既是準備送人的,這禮盒賣相便不能差了紀采買“哦”了一聲,將身后的重陽禮盒遞過去與虞祭酒瞧,道“這你保管放心這禮盒做好之后,我們林少卿還夸贊了呢”
因著上回刻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那句詩都道好,這回,紀采買做禮盒時便也加了幾句應節的話。
重陽禮盒上刻的那幾句話則是“六定為陰,九定為陽。九月初九,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名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