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一件稀松平常的事物,偏林少卿早早便能看出不同來,一眼望到了旁人望不到的深處,而旁人要看到林少卿在入口處便看到的景象,需得切切實實的走入其中,深入到底,方才能看懂林少卿在入口處便看得懂的那些人和事。
以往經手過的案子精彩的多的是,卻沒有哪一樁如劉家村這個案子一般,看著簡單,可當他每每回首再看,都能看出一種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之感。
劉家村這個案子就宛如一座清奇陡峭、怪石嶙峋、峰巒疊嶂、延綿不絕的奇山,人立于山下往往無法看清全貌,需得切切實實的將群山盡數走過一遍,方才能明白這看似稀松平常的山巒全貌如何,可林少卿卻是只一眼,就隱隱看透了這奇山的全貌,實在是讓人越想越是心驚。
這案子本身實在是看似再普通尋常不過了,可親身經歷了一遍這個案子之后,再觀這案子中的人和事,卻又讓人覺得這委實是個再罕見不過的復雜離奇的案子了。劉元只覺得經歷了這個案子之后,自己好似隱隱有些明白了老莊那句“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話的真正含義。
當然,不論是天性還是身為大理寺寺丞的劉元骨子里天生就是厭極了惡事的。可在這世間摸爬滾打的越久,也越發明白對于花樣百出的惡事以及惡人,光靠厭惡這等情緒是無法解決這些惡行的,而是要清楚的了解這些惡人,才能解決這些惡事與惡行。
官要抓到賊,自是要比賊更聰明了。
對于似童大善人這等惡人,他們也必須比這等人更聰明,而不能被這等人牽著鼻子走。
所以,那看不見的桎梏必須學著去突破它。
“我眼下倒是有些明白那些話本子里無論是修仙的仙人也好,還是武俠故事里的俠士也罷,為什么都要學會打破桎梏,才能戰勝最終的對手了。”白諸接話道,“眼下再想那些眾所周知的話本子,方才覺得自己先時確實不曾看懂。”
便在這時,聽那廂正在翻大榮律法的林斐開口了,他翻著手里的大榮律法,淡淡道:“佛教禪宗有云,人生的三重境界為‘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這等時候林斐突然說話,自不是隨口而為的。劉元、白諸對視了一眼,看著擺在自己面前令自己看的雙眼發直的大榮律法,說道:“這本大榮律法于我等而言還是‘看山是山’的境界,而那猴子打妖怪的故事因有了先人的指引,我等已到了看山不是山,不只看故事,又懂其中隱喻的境界了。”
“多數人于很多事上總是處于‘看山是山’的境界的,”魏服感慨了一聲,想到劉家村案子之后自己再看《山海經》與那些傳承下來的,眾人耳熟能詳的那些妖魔鬼怪的古怪特性,由此生出的別樣感悟,覺得這些妖魔鬼怪雖說只記于話本之中,卻又仿佛是真實存在于周圍的,他嘆了一聲,說道,“要打破桎梏或靠自己打破,或有人,或經歷事引路,方才能夠突破。”
他們顯然是需要人或事引路,方才能懂這些了。不過好在比起大多數人一輩子也難以接觸到這些人和事,他們身在大理寺,天生離這些事那么近,自是有機會明白這些的。
就譬如眼下這個案子——紅事爭搶奈何橋?白事搶占陽關道?反過來了?是指這紅白事反了?還是僅僅是指那書生口中所謂的反過來了?
他們不懂,不過看林少卿這般鄭重的神情,顯然這個案子或許又是個如劉家村一案那般特殊的案子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