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食過后,隨著宮人一聲“陛下駕到”的唱聲響起,正翻著手頭那本常翻的賬本的中宮皇后連忙起身迎了出去。
照例是一番熟悉的關切問候,面對君王的關切,中宮皇后的回答一如既往的大方與得體。一切看著與平日里沒什么不同,可想到方才在翻的那本賬本,又想起同那本賬本有關的那個女孩子,上一回見到那個女孩子是年關之時,彼時她帝后也如現在這般相處融洽。可同樣的相處融洽,看著好似什么都沒有變,細一看卻又什么都變了。
不過半年的光景,這后宮中便多出了不少漂亮鮮妍的解語花,哪怕自己未出嫁之時也是常被人稱贊‘美貌’的那個,天生姿容不俗確實稀罕,可‘美貌’這等事又哪里來的盡頭?百花各有各自之美,很多人只摘一朵不是獨愛這一支,而是只有那摘一朵的本事罷了!
哪怕早知有這一天,可這一天來的這么快還是她沒有想到的。
甚至都不到他厭倦自己的那一日,還在新鮮之時便已將路過時偶遇的旁的花朵納入囊中了。
于坐擁后宮的君主而言,這后宮之中的美人來的是如此的容易,在他眼中自也沒有‘珍惜’二字了。所以哪怕宮里進了那么多新人,甚至陛下當年的遠房小表妹——老情人都來了,她也沒有太過傷感。畢竟在陛下眼里,她們這些花都一樣。他都是一樣的,淺薄的喜歡著。
雨露均沾的喜歡與不喜歡其實沒什么兩樣,都是一樣的。
心里嘆了口氣,一番關切問話之后,君王的目光落到了她面前的賬本之上。看著那本熟悉的賬本,君王愣了一愣,回過神來:“這是……”
“溫家的。”中宮皇后說道,“原本年關時就擬定將部分家財還給她了。”
很多事其實是準備妥當之后才開始做的。
要打理后宮瑣事的中宮皇后哪里來的那么多閑功夫無緣無故找一個民女進宮只是為了問幾句話?通常,都是所有事情安排妥當之后,將人召進宮來,看一看,問一問,事情便要做了。這等召見之事都是底下本事老練的姑姑們早為她安排好的,哪里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召那個女孩子進宮來教自己小廚房的宮婢做點心?
所謂的召見不過是事情都辦妥之后的最后一關而已。其實聰明如林斐應當也察覺到這個了,所以那個時候對陛下提了自己相中那女孩子的事,本就是想諸事一氣呵成的辦妥的。
可偏偏事到最后一步,卻突然卡住了。
國庫空虛不假,可當真不至于做出那將溫家家財扣下來填國庫這等事。畢竟溫家的家財比之長安大半權貴來實在算得清貴了。當然,這清貴之財于尋常百姓而言確實能保她衣食無憂,一世不再需要為錢財生計之事發愁了。
所以,明明到最后一步了,為什么突然卡住了呢?
對此,君王的說法是:“有人同朕打了個招呼,朕想著也不是什么大事,她眼下在大理寺生計不成問題,實在不行還有林斐,拖一拖也不打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