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家租住的房子,是典型的江南小院,面積不大,但動線規劃合理,中間的明堂還有點兒聚氣宜人的格局,倒確實是個舒心養病的好地方。
“譚醫生,您在此處稍微等一等。”
駱居說完,就往后堂而去,沒一會兒他就扶著一個面容憔悴的中年女子出來,看得出駱母的狀態確實不太好,此刻她面色發黃,嘴唇也沒什么血色,哪怕沒把過脈,光是“望”一下,譚昭大致也能猜到幾分脈象表現如何了。
“小居,快給醫生倒茶。”
駱居這才發現自己的失禮,忙跑后廚去燒水泡茶。
等兒子離開,駱母才笑著說“叫您見笑了,我兒子總是這么莽莽撞撞的,一句話不說就將您請到了家里,真是太失禮了。”
聽得出對治病很抗拒了,難怪小駱騎士回家路上,總是支支吾吾的“沒有的事,我姓譚,您叫我小譚就行了,小駱個性純摯,他只是太擔心您的病情了,不妨事的。”
駱母微微垂眸,掩住眼中的悲傷,她當然也知道孩子的一片孝心,可她實在提不起任何的心力,而且她的孩子該去上學,該有更加光明的未來,而不是為了她,每天早出晚歸地掙辛苦錢,她這不爭氣的身體,實在沒必要再拖累孩子了,想到這里,她的眼角隱隱有些濕潤“對不起,叫小譚你看笑話了。”
“怎么會呢,實不相瞞,我最近是在休假期間,并不準備接診,但遇到小駱算是一場意外”譚昭稍微藝術加工了一下上午的偶遇,“當時他那么看著我,眼睛里都是希冀,他必然非常希望您長命百歲,身為一個醫者,我實在無法拒絕這樣的眼神。”
駱母聽完,自然不會沒有觸動。
“我就想,這應該也是緣分,我看到您在看了凡四訓”譚昭指了指桌上的書,看得出,它已經被人翻得有些陳舊了。
“嗯,養病的時候隨便打發看看。”
譚昭聽完,相當直白地開口“其實,我不太喜歡這本書,但里面有句話講得還不錯。”
駱母皺眉,聲音也微微大了一些“什么話”
“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
哦,果然是這一句,自從家中變故之后,駱母就一直失眠,睡不著的時候她就倚在床頭看書,看到這一句時,常常會反反復復地在心里想,想從前的事,又想過了今夜,她可以稍微堅強樂觀一些。
可等到明日的太陽,她卻依然無法感受到“昨日之死”,駱母就明白,她就是那個昨日,而“今日生”的,是如今被她拖累的兒子。
“而民國時,也有一位姓胡的先生說過,昨日種種,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從今往后,怎么收獲,怎么栽。”譚昭說完,語氣依舊非常平和,“我聽小駱說,您姓何,何女士,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小駱并不希望您帶著不愉快離開,如果排除一切的外在原因,您還是不愿意接受治療,我覺得您不妨跟小駱好好聊聊,他心里應該也有很多話想跟你說。”
心病還需心藥醫,對于慢性肺病來講,開藥反而沒那么迫切,看得出駱母飽受失眠之苦,譚昭動手給人扎了兩針,就離開了駱家。
駱居出來送他的時候,兩只眼眶都紅紅的,顯然他剛才不知道躲哪里偷聽呢,譚昭只當沒看到“其實,我覺得短視頻不錯。”
“嗯”0v0
“相較于看開導人生、思吾己心的人生哲理,無厘頭、沒邏輯、沒營養的短視頻,或許更適合打發時間。”
畢竟像駱母這樣的年紀,該領悟的人生道理早就懂了,實沒必要再去看參透人生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