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就此心灰意冷,哪怕后來水落石出并非他下的毒,但他的腿已經廢了,就在一個雨夜直接離開了京城。
至于后來聽說京中查出了謀害大皇子的兇手是老八,父皇痛恨難當,直接囚禁了老八,因為檢舉查案有功,老七成功得到了父皇的寵愛,朝中于是出現了四皇子黨和七皇子黨,但這兩個黨派也沒風光太久,很快就迎來了清洗。
怎么說呢,以前身在局中看不透,可現在跳脫出來,他這位好父皇分明就是在養蠱,甚至養得津津有味,如果不是皇子不夠多,或許這樣的戲碼,還要再看好幾年。
至于老五,三皇子不想評價太多,父皇或許也覺得老五太蠢,所以竟然成了最后的贏家,簡直荒唐又可笑。
要知道他們當初爭奪得你死我活,朝堂上處處都是看不見的刀光血影,為此他還賠上了一雙腿,老五當個傻子就輕松得到了,豈非可笑至極
再等他聽聞天方城之變,整座城在一夕之間門淪為鬼城,他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等他找人打聽清楚,三皇子已經不知道該用什么表情去面對了。
可他又能做什么呢他孑然一身,除了幾個零星的手下,連回京都困難,又有什么能力可以去改變這一切呢
三皇子轉頭就找了座古剎帶發修行、為眾生祈福,他倒是也挺想出家的,但主持說他心不定,凡塵未解,所以不能為他剃度。
但他雙腿落下了殘疾,又已經遣散了仆從,只留了些從前培養的死忠,不過也沒帶在身邊,這么長的頭發他又不會打理,干脆就自己剃了,既清爽又不需要再考慮潔發之事,若是頭發長長了,再推了就是,連虱子都無處可容。
于是等京中的密使找到三殿下時,整個人都麻了。
不是吧不是吧,三殿下竟然出家為僧了這他怎么回去跟陛下和大人們交代啊,這是要他的老命啊
哦,仔細一看,沒點戒疤啊,那應該是還沒出徹底,說不定還能搶救一下。
“回京我不回去,我如今不過是個山間門寂寥人,回那等錦繡之地做什么還請施主早些下山吧。”
密使就將蓋了玉璽的詔書拿出來,這是臨行前,內監交給他的,說若是三殿下不愿意回來,便將這道冊封太子的詔書拿出來。
然而沒有用,三殿下甚至連眉峰都沒動一下“還請施主莫要開玩笑,如今我法號歸元,已不叫從前的名字了。”
密使就知道,這事情大條了啊,三殿下這是要鐵了心出家啊。
可是如果三殿下不請回去,到時候京中無人繼承大統,怕是又要起紛爭,而且不到萬不得已,陛下并不愿意從宗室里面過繼嗣子。
一則是史書上不好聽,二來陛下心思難測,似乎并不喜歡宗室的其他親眷。
密使好說歹說,這輩子所有的口才都發揮出來了,從人間門大義講到百姓生息,連綿不絕地說了兩個時辰,水都喝干了兩缸子,三殿下硬是沒有半分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