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想到了很多,想到了他和薇薇安不算多的那些見面,還有各種渠道,或有意或無意了解的消息。精于洞察人性幽暗的他,在某一個瞬間門忽然意識到了,這個年輕女孩兒光明正大地可怕。
就像是一片陽光灑下,沒有絲毫的陰影。
這并非是她沒有人性的弱點,沒有屬于人的一些問題她真的只是不懷分毫惡意即使是那些不好的人或事,會引來口誅筆伐的敗類,她會厭惡,但也會完全看穿其中的前因后果,于是她和解了。
只是厭惡,沒有惡意。
這讓霍夫曼想到了最純潔無暇的雪,最晶瑩剔透的冰不是因為薇薇安性情純潔、心明眼亮,而是因為冰雪的生命短暫。一旦放在手心,轉瞬就會融化,消失的無影無蹤。
霍夫曼并不是傷春悲秋的人,也從沒有位一片雪花的零落消融而傷感。現在有了這種近乎于詩人的憂慮當他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身上發生了什么變化。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霍夫曼確實比歐文子爵更接近薇薇安的本質了。她確實不懷分毫惡意,要知道,即使是最善良的人,也難免有惡意的瞬間門,但是薇薇安沒有。即使面對一些她明確知道的反派,還有會給她的生活帶來風險的原書女主角,她也是沒有惡意的。
然而,霍夫曼不知道的是,薇薇安之所以這樣,除了她上輩子本來就是善良守序陣營,這輩子又實在沒吃過苦頭,被保護的足夠好外。還有部分原因,是因為她始終對這個世界沒有歸屬感。
與其說薇薇安對這個世界不懷分毫惡意,不如說她其實是忽視了這個世界或許實際上沒有這么夸張,但也接近了。
這就像是學校里被欺負的人,總是希望其他人能夠不再欺負自己、折磨自己,就算是忽視自己也好,就當自己不存在好了。雖然被忽視,當作不存在確實能讓這些可憐的學生少受一些傷害,但在人際理論中,忽視其實是比欺負更低級的存在。
建立的連結更少。
薇薇安即使在這個世界生活的年頭,慢慢接近上輩子的歲月了,但她的一切東西都在上輩子定型了就像一個人長大之后,離開家鄉,去一個遠方的大城市打拼幾十年。最后能夠寄托鄉愁的,決定自身很多東西的,還是家鄉。
簡單來說,她已經被大體塑造完成了。就算環境還能改變一部分,也改變不了本質。
薇薇安在這個世界上當然也有在乎的人,奧斯汀夫婦以外,還有蘇珊、羅拉一些朋友。可這種在乎其實是獨立存在的,就像是看了一部電影,喜歡上了一個角色,卻不會因此愛屋及烏。
對于這些她在乎的人生活的世界,薇薇安依舊相當疏離。
她不愛,甚至也不恨,喜歡、厭惡都沒有。隨便了,差不多就行了吧,別太當真了,需要那樣認真嗎
說實話,這種微妙的疏離,加上薇薇安淺淡的顏色,以及獨特的故事感。隨著她年齡增加,越來越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氣質。就像是開在冬天的花,既熱烈又冷淡,既生氣勃勃又了無生機。有一種凋零的美,但又有一種不顧一切拼死一搏的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