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景的皇宮是睿朝建成的,從選址到建成再到修繕,前后共歷經了三位帝王,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歷史。
敕建這座宮殿耗盡了睿朝的財力和民力,使得睿朝的國力急速衰落,沒過幾代就亡國了。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此舉卻造福了后世君王。
這座皇宮修建得氣派宏偉,四面宮墻皆足有三丈厚,三丈高,城墻下的門洞細長如一條甬道。
東臨門共有三扇門,中間一扇大些,有丈余高,兩側的門略矮。此刻兩側的小門都緊閉著,只有中間的一扇門敞開著,門里空蕩蕩的,看不到一個人影。
出了這扇門,往西去兩里路,便是承天門。
葉傾懷下意識地按住了腰側的匕首。
她身量高,腿也長,跑得極快,當先沖進了東臨門。
雖然是艷陽天,門洞里卻有些暗。從門洞里看向外面,光線竟有些刺眼。
葉傾懷帶著幾人在門洞里飛奔,身后傳來了刀劍相擊的聲音。
一個右衙衛的呼喊聲從葉傾懷身后傳來“前哨所,攔住他們”
東臨門的門洞外突然出現了兩個手執長槍的身影,遮住了門外明媚的陽光。
下一刻,兩名右衙衛手中的長槍指向了門洞里的葉傾懷。
葉傾懷停下了腳步。
看來東臨門并不是無人把守,而是內門的禁軍都調到了門外。
葉傾懷回頭望去,她帶的人在內門處已與幾名右衙衛打了起來。前后夾擊,他們竟是困在這門洞里,進退兩難了。
“陛下”門外兩名長槍手身后走出一個人影,因逆著光,葉傾懷看不清他的模樣,但是這個聲音她卻識得。
葉傾懷皺了皺眉,遠遠問道“楚定國”
“正是末將。”門外的人答道。
當真不是冤家不聚頭。上次帶著秦寶珠進宮便碰到了這個難纏的校尉,被逼到以死相脅的地步,沒想到今天的東臨門又是他在值守。
葉傾懷面朝門外,站直了身,問道“楚定國,今日你還要攔朕嗎”
楚定國有些猶豫,看得出來上次葉傾懷舉刀自戮的舉動給他留下了不小的陰影,這一次他再不敢像上次那樣目中無人地與她說話了。
他忖了一會兒,道“陛下,今日宮外不太平,還請陛下回宮吧。”
“宮外怎么不太平了”葉傾懷問道。
“宮外有鬧事者,恐傷了陛下。”
“你知道是何人鬧事嗎”門內的右衙衛已越來越多,葉傾懷的身后間歇地傳來痛呼,她卻沒有回頭,仍然望著楚定國的身影,一步步緩緩走向他,追問道。
“鬧事的自然是亂民。”
“那你可知道這些亂民是什么人”葉傾懷聲色嚴厲地問道。
楚定國的聲音有些低,答道“末將不知。”
“朕告訴你,這些亂民是文校和書院中的學子,他們出現在這里,只是為了見朕一面,向朝廷討要一個公道。他們的手里既沒有刀也沒有槍。楚定國,朕問你,對著他們你下得去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