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即便是此時從盛京發兵支援,抵達白水河前線也要一個月之久。
局勢已刻不容緩。
“若是北狄南渡,以我軍目前在允州的兵力,恐怕要落下風。”何青長道。
顧世海突然對葉傾懷跪了下來,道“陛下,臣請調動中州、潁州各一萬軍隊馳援允州。”
中州和潁州的節度使都是顧世海的門生,顧世海對這兩州的兵力情況了若指掌。他若如此說,自然是兩州可以立即調撥出這么多的兵力來。
“好。”葉傾懷沒有多話,道,“我軍如今正是士氣低落時,此次增援務必要穩住軍心,絕不可輕敵。”
葉傾懷忖了忖,又道“眼下顧海望被擒,前線應是副帥徐曄在領。但他只是一個允州節度使,恐怕難以令中州、潁州和盛京的援軍信服。這個統帥的位置,兩位可有建議”
這種多方勢力混合的聯合軍,往往各有自己的計量,一向是最難統領的。若是統帥不能服眾,軍隊就會陷入內耗。
但各州領兵馳援的都是二品的節度使,最少也是三品的都統,要讓這些稱霸一方的封疆大吏服從配合,除了皇命圣旨,更重要的是這個統帥聯合軍的人。
聽到葉傾懷的提問,何青長默了一默,上前一步半跪在地,沉聲道“臣請親領一萬京畿衛,增援允州。”
大景立國兩百年,雖然每朝都有過些大大小小的戰事,但總的來講還算得上是太平朝代,朝中推行的也是儒家文治的思想。因此在景朝,兵部尚書可以說是個文職,甚至歷任兵部尚書中有不少都是沒有進過行伍的。
是以,兵部尚書親自批甲掛帥遠赴前線這樣的事,實在可以說是十分稀奇的事。
何青長雖是出身武將世家,興瑞年間也曾領兵西征過,但年近半百的他已經闊別戰場十年了。
如今他提出掛帥出征,讓葉傾懷感到意外,卻又在情理之中。
因為確實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了。
還有誰能比正一品的兵部尚書在軍中更有威望和震懾力嗎
更何況,他一直都是此戰的后軍統帥,對軍中糧草和前線動向都十分了解。
葉傾懷沉吟片刻,起身走到何青長面前,道“青長,此役關乎我大景存亡,只能勝,不能敗。你身上背負著的,是大景萬千百姓,明白嗎”
“臣明白。臣定不辱圣命,保我大景疆土不失。”何青長斬釘截鐵道。
“此事事關重大,李保全,去請內閣大臣們即刻入宮,還有趙胤實,把他也叫來文軒殿。”葉傾懷吩咐道。
fo
fo。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