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報應隱,中國第一個北美重量級影后。
名利場奧斯卡提名倒計時,來自中國的女演員能否創造奇跡
人生中第一個孩子是那么驚喜。
“醫生,我真的懷孕了嗎”她總問。
醫生笑得無奈而溫和“從醫學影像上來說,是的,絕無疑問。”
“可是它也不踢我。”
“它還小。”
“可是我也不吐。”應隱找到證據,“你之前說的孕早期癥狀,我怎么一點都沒有是不是我工作太累,它”
“不是。”打拼在美國的華人醫生溫柔地說“說明,它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知道媽媽在干大事,也許要創造歷史,所以不出來添亂,對嗎”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時。
這風已經成勢,這浪已經洶涌。
1月11日,棕櫚泉國際電影節頒獎禮,最佳女主角應隱。
1月15日,英國電影學院獎長名單公布,最佳女主角應隱。
1月20日,難以盡數的、長長的各類影評人獎、工會獎。
1月27日,奧斯卡提名投票開始。
2月1日,奧斯卡提名投票結束。
鳳凰和網易兩大門戶網站的電影娛樂板塊,都換上了屬于應隱的醒目專題
2月7日,奧斯卡提名公布前夜。
所有重量級媒體刊文
歷史前夜細數中國電影人沖奧成績,應隱能否創造歷史
這一天,內娛無人入眠。
電視連線香港著名電影人閻立嵐,他說
“雖然在時代和政治的浪潮下,奧斯卡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已逐年下降,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在第二個具有世界范圍影響力的獎項出來之前,奧斯卡仍然是全球電影人共同渴盼的桂冠。它也許什么也代表不了,它也許,又代表了很多。華語電影短短百年,我們曾多次向奧斯卡發起攀登和沖鋒,從尋求文化認同地討好定制,到充滿文化自信地選送,回首望去,中國電影已經走出很遠。
應隱能否創造歷史,重要嗎它很重要,也不重要。它是電影人心里的大山,肩上的包袱。大山用以走近、抵達、超過,包袱讓我們沉重,上下求索,但也用來丟掉。
在歷史前夜,也許重要的不是創造了歷史,而是我們抵達,完成,然后重新出發。”
北美。
金絲楠木鎮紙鋪開,雪白的宣紙上,信筆揮就的墨跡尚未干。
商邵離開書房,關燈。
燈輝一閃,那紙上寫的是
「清溪奔快,
不管青山礙。」
2月8日,奧斯卡提名公布。
最佳女主角提名應隱。
歷史在這一夜繼續誕生。
結束了。
一切的爭論,嘲諷,關于歷史地位的探討,刻薄,陰陽怪氣所有的喧囂,全部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