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是正合仁安帝心思的,但眼前的麻煩卻是要解決。賈代善一再保證此事做得隱秘,仁安帝想著那也罷了,這事拖一拖就能過去。只是,賈卿,既然林孫兩家已經下過了小定,那賈家就再不要插手了,以免落人口實天涯何處無芳草,我大周朝的才俊比比皆是,替女兒另外挑選了好夫婿吧
賈代善恭敬地應承下來,心里咬牙痛恨不已。好啊,林家,孫家,既然你們如此不識抬舉,那就不要怪我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又不自禁地惋惜,像林海這般最能給賈家帶來利益的女婿人選,可是不好找啊老親中都是武勛,不能助賈家轉向文臣之路。
賈代善立刻上折辯解,道自家是無辜的,仁安帝命錦衣衛去查訪,辨明真相。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后,錦衣衛奏報,查無實據,孫家媳婦孫兒受傷,實乃馬匹自己受驚,完全是意外事故。救人的京師大營將士,那是見義勇為啊,并無鬼魅算計。
但文臣們眼見著仁安帝的偏袒,對這結果并不肯接受,紛紛上書,表示錦衣衛處置不公。又以此事延展開去,列舉出了許多武勛、外戚們驕橫不法的事例,終于越鬧越大,牽扯進去的人漸漸增多,國子監的學子們更是鼓噪著為自己的師長們抱不平。一時間,風起云涌,文武臣子們開始互相攻訐。
仁安帝見情形不妙,思索了后,召見林雪峰和孫監丞親表安撫。不知召見時是如何談話的,幾天后,林雪峰和孫監丞各自上了一份奏折,表示賈代善確實欣賞林海,也曾有聯姻之意,但那時林家和孫家的婚事還未公開,大家都不知情,賈家有此想法也很正常。林雪峰向賈代善說明后,他就息了這念頭,所謂威脅孫家,那是謠傳云云。
眾人知道仁安帝召見過林孫二人,現在見到他們的上書,只覺得他們是受到了仁安帝的逼迫,不得不為。大家并沒有怪罪,心中對他們還不免同情,林孫兩家,自始至終,也沒對外訴過苦,喊過冤,在國子監里,還安撫那些激憤的學生。唉,他們也是沒有多少依仗的文臣,怎敢違逆皇上的心意呢胳膊終究拗不過大腿啊,不能太過苛求了無辜之人
最后的結果是,賈代善安然無恙,逃過了一劫,文臣們彈劾了幾個低一等的武勛收場。自此,文武之間,越發彼此看不順眼。文臣們對仁安帝心中也生出了不滿,且一日比一日深。
其實,這一切都在林雪峰的意料中。林雪峰事先就猜到了結果他們扳不倒賈代善書中賈代善可是生前榮華,臨死前還能惠澤到賈政,在功名全無的情況下,被仁安帝賜了一個文官官職的。
于是,他就和孫監丞商量好對策,并得到了趙祭酒的配合。賈代善做的事并沒有留下痕跡,憑著沒有證據的指證,根本奈何他不得,更可能會被倒打一耙。仁安帝倚重武勛,在林孫兩家和賈代善之中,那定是偏向于賈代善的,不能指望他來主持公道。現在文武之爭,是與國于朝廷都不利的,仁安帝也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那么,林孫兩家,就絕不能做這場爭斗的開端。否則,縱然一時意氣之爭占了上風,賈代善盡可以推出個手下來替罪,說到底,也沒出人命,不算大事,而兩家人日后將面臨著皇上和武勛雙重的秋后算賬,殃及子孫,不值得
現實就是這么無奈,這么裸,他們求不到絕對的公道,只能劍走偏鋒,巧妙地保護自己和家人周全,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