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夫人立刻召集全家人商議。她和王夫人的意見一致,賢德嬪娘娘是為了家族才進的宮,多年苦熬委實艱難,如今好容易出了頭,須得讓她風風光光地回家探親。而且,宮中的吳貴妃、周貴妃家中都已經開始勘察地方,準備修蓋省親的別院了,咱們家若是落于人后,不但讓元春在宮中丟了臉面,更表露出了賈家不必往日了,這可是勛貴的大忌。外面的面子一旦塌了,就會迅速衰敗下來。
史夫人心中嘆息,唉,如果老國公爺還在世,她們何須如此謀算啊
所以,這省親別院啊,不但要建,還要建得壯麗奢華,絕對不能比旁人差,讓娘娘暢心快意地來家中一遭兒,盡一盡咱們的心意。
建個大園子,雇請高明的人來籌劃起造不難,地方也有,拆了寧國府的會芳園的墻垣樓閣,直接并進來,賈赦住的是榮國府的舊園,也湊成一處,其中的竹樹山石以及亭榭欄桿等物,皆可挪就前來。再安排堆山鑿池,起樓豎閣,種竹栽花等,一應點景,多花力氣精神去做就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建這大園子的銀錢從何而來
粗略地估算了一下,要想修好一座壯麗省親別院,再加上配齊家具、擺設,栽種花木等等,只怕要花上大幾十萬兩銀子。這筆現銀子,如今的賈家要想一下子掏出來,可不太容易。
賈家是家大業大,除了若干田莊、鋪子、無數古董玩意兒,只那寧榮府邸,就幾乎占了一條街。但近些年來,賈家卻一直在走下坡路,家中只有幾房主子,上下侍奉的奴婢卻有千余人。主仆上下,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畫者無一;其日用排場費用,又不能將就省儉,因此外頭雖仍光鮮,內囊卻有些盡不上來了。日常還能應付,但這一大筆錢該如何籌措呢
史夫人想著,建園子的花費,無疑是要全家人都出力的。家中的老底子還是有一些的,先拿出來用著;另外的,史夫人決定自己出十萬兩,其余的,大房和二房先各出五萬兩;既然是闔族的榮耀,那寧國府也不能袖手旁觀,也得出個幾萬兩。這樣也未必夠,史夫人便把目光投向了有錢的親戚們。
四大家族,賈王史薛,其中史家已經落魄,如今家中經濟窘迫,家中女眷都要自己動手做針線,省下用針線上人的費用來。史家是支持不了什么的了,最多添上兩三千兩銀子來應個景兒,幫不了大忙;王家,王子騰如今是四家的靠山依仗,向他開口,史夫人心中有些發憷,可不敢對他獅子大開口,只能讓王夫人回去委婉地問一問吧,只看他的心意了;另外,還有薛家,他家是豪富的皇商,地位略低,向來依仗著三家,方能立足安穩,隱隱是賈王兩家人的錢袋子。再加上薛家主母又與王夫人是親姐妹,本來應該沒什么問題的,能輕松地借到一大筆銀子。
但薛家如今情形不同,薛蟠流放了,薛家母女獨力支撐著家業,總比不得以前,唉,讓人為難
王夫人也在心煩。說到底,這別院是為了自己女兒省親而建的,賈赦和寧國府被史夫人攤派,都有些憤憤不平了,二房那五萬兩銀子是絕對躲不了的。但要她一下子拿出那么多現銀來,王夫人可是心疼得緊。自己雖私房不少,但不能被薅光了,家中還有兩個兒子呢,特別是她最心愛的兒子寶玉,不能讓他日后過得窘迫,受委屈。
王夫人先是想到了王熙鳳,賈珠這個兒子,雖然有個舉人的功名,但一輩子也就那樣了,怕連丈夫賈政都比不過,沒法依仗。但好在他身上還有個官職,按月能有俸祿,看在自己哥哥面子上,兵部也體諒了他身體不好,時常告病,只當養個閑人罷了。
賈珠夫妻,吃住月錢,都是官中的,又有兵部的一份俸祿,生活還過得去。王熙鳳嫁妝豐厚,元春和她是兩重的親戚,為了娘娘的大事,出點力也是理所當然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