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家一次性拿出了三十萬兩銀子歸還了國庫的欠款,這引起了軒然大波。嘉仁帝是發布了詔令,催促著借了國庫銀子的臣子們盡快歸還,但反響卻不盡如人意。大家不敢明著與皇上抗衡,也表示要積極響應朝廷的號召,歸還那些欠銀。但眼下能還出的數額,可就十分可憐了。他們還紛紛上奏章,或是去太上皇那里求情,極力陳述自己的困窘,請求朝廷開恩,允許他們分期地還上。
態度是十分恭敬惶恐,但就是哭窮訴苦,不肯痛痛快快地還錢。太上皇也維護著那些老臣們,告誡嘉仁帝要寬仁,不能威逼過甚,同意讓臣子們緩緩而為之。
臣子們一年還上個千兒八百兩的,借的不多的還罷了,那欠下了大筆銀子的,可不得還上個幾十年,黃花菜都涼了
賈家的這個舉動,卻是打破了這個僵局。四王八公,那是太上皇的心腹舊臣,受太上皇恩典甚深,此刻賈家卻忽然做出了這樣的行為,可謂是對武勛團體的背叛,其中必有蹊蹺賈家的上書中寫得天花亂墜,也沒人相信他們是真的出于大義,賈家是什么樣的人家,京城里誰不知道呢
四王八公都在國庫里借了銀子的,多少不一,有幾家的欠債甚至超過了賈家。賈家來了這一手,可就把他們頂在南墻上了,實在糟糕
有幾家女眷忍不住上門來責問,你賈家這么做,可想到過他們將何以自處,也學著你們賣房賣地,遣散下人么四王八公赫赫揚揚了數十載,行此破落戶之舉,還要不要這個臉面了
再說了,就是你賈家忽然良心發現,一心為國為民起來,你還欠銀前,為什么不和大家通個氣,也讓我們一起向皇上表表忠誠咱們也跟著擠出個幾萬兩銀子來,也好交差你家這么做,可實在不厚道,枉咱們幾家是數十年老親的情分了
史夫人是有苦說不出,她怎么也不能說出真相啊,只得低眉順眼地向她們道歉,說自己家是有苦衷的,還請見諒。那些夫人們見史夫人也說不出具體理由來,也不接話,只冷笑著離開,心中打定主意,要和賈家就此疏遠了。
太上皇也覺得仿佛是被重重扇了一巴掌,自己明明是體恤老臣才說了要寬仁,不許嘉仁帝催逼,下一刻,心腹老臣的賈家就向嘉仁帝表示了忠心,還上了一大半的銀子,這豈不是說他眼盲心塞么這真的讓他憤怒不已,偏生這還是善舉,他也沒法發作出來,好生憋屈
在嘉仁帝來請安時,太上皇夾槍帶棒地數落了他一頓。嘉仁帝不好開口,忠順親王卻出頭給頂了回去。他笑嘻嘻地諷刺道,可見皇兄施政是得人心啊,連賈家這樣的人家都被感召,努力響應。如今,賈家的名聲倒是好了些,連前些日子他家銜玉而生的小哥兒喝醉了,辱罵文武官員、讀書人為祿蠹,言官都不太斥責了,更別說是多年前賈代善那場逼婚的文武之爭了
太上皇逆子啊,專戳我的肺管子
正常發作不得,想起宮中的賈元春,太上皇也不好意思遷怒一個女人,只拒絕了賈元春平日的請安,表現自己的冷淡和厭憎。甄貴太妃倒是因此心中憤憤,冷言冷語地找茬訓斥了賈元春幾回。
賈元春起初很有些惶恐委屈,但隨后,皇上就宣她伺候了幾回,皇后又夸贊了她安分守禮,賞賜了不少衣料首飾下來,她的心就放了下來。她忽然就明白了,那是皇上對賈家知趣的獎賞,賈家為此付出了大代價的。
她不知道日后賈家和自己是否會因此而能入了皇上的眼,重新興旺起來但她明白了一個道理,這天下,日后終究是皇上的太上皇一天天地老了,身體已經不好了,幾次生病時她服侍在側,親眼目睹了他的老態和衰弱。
那時,賈元春心中惶惶不安,太上皇還能支撐多久呢等太上皇駕崩后,自己在宮中還能依靠誰
所以眼下,太上皇和甄貴太妃越是冷待了她,對于她而言,才越是好事情她咬咬牙,便忍過去了。皇上那里,看在這一層上,也會寬容她幾分,她以后在宮里的日子,才能好過些。
只是,他們這些舊勛貴,皇上對他們絕不可能像太上皇那樣信任重用賈家,她的父兄也不是得用的人才,大伯和賈璉已經和他們這一房撇清了關系。唯一能指望的,就要看蘭哥兒日后能不能成器了賈元春悵然地嘆了口氣,她的心中從未像此刻這樣清醒。
只是,就算能等到蘭哥兒出息的那一天,她也已經紅顏褪去,青春不在,君恩如水向東流了
紅顏暗老白發新,一閉上陽多少春她這一生,就只能是這樣了
“二十年來辯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在太虛幻境中,賈元春的這一頁上的字跡無聲地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