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和王夫人木然地站在一邊,沉默地看著黛玉,賈政本想說些什么,但囁嚅了半晌,終究沒有開口。賈家對黛玉有虧欠,導致她奉命出家,已算是方外之人,談論不上親戚了。在史夫人臨終前,黛玉卻去了五臺山,說明她心中對賈家還懷著恨意。如今,他們實在不能再勸說什么,何況,黛玉對于賈家來說,也沒什么用處了。
倒是王熙鳳的態度依舊熱情,細細地問起黛玉這些年來的生活,噓寒問暖。
黛玉看著王熙鳳,淡淡地回答了幾句。當年的事,王熙鳳也是脫不開關系的,對她,黛玉不能不懷著幾分警惕。
王熙鳳和當年的樣貌改變頗大,雖然依舊是容顏俏麗,富麗裝扮,但臉上的細紋卻是脂粉也掩蓋不住的。她整個人露著疲憊和一絲不甘,以前那種迷惑人心的精氣神消失得差不多了,她仿佛忽然就老了。
黛玉忽然想起了別院里的一扇屏風,用名貴的錦緞做成屏風面,上面是花鳥圖案。剛剛拿出來的時候,栩栩如生,鮮艷美麗,繡工高明,那花鳥在屏風上就如同活的一般,神氣活現。
這屏風一直放在客房之中,黛玉也沒有在意,別院里這樣的擺設多得很。有一日,她忽然注意到,那屏風依然是完好的,只是那錦緞時間門長了,舊了,就褪去了顏色。那上面的花鳥黯淡無光,仿佛是被禁錮在屏風上的,慢慢枯萎,慢慢失去生命力的死花、死鳥一般,看得人心中難受不已。黛玉當即就命人換下了這架屏風,隨后就忘了此事。
此刻的王熙鳳,就與那屏風上的花鳥一般,失卻了往日那種旺盛的生命力。
現在她看著王熙鳳時,那種感覺又一次襲上了心頭,她極力想回憶起當年的王熙鳳是什么樣的,卻發現,過往的一切都在她腦海中模糊了。
“黛玉妹妹,你依舊清麗如同昔日,咱們家的人卻都變樣了吧”王熙鳳見黛玉的目光有異,感嘆了一聲,看來黛玉這些年的生活真是過得還不錯的,不然也不會如此單純,喜怒哀樂都可以形之于顏色。
同樣是出家,水月庵的尼姑們以前見了自己,都是滿嘴的阿諛奉承,陪著笑臉逢迎,以求能從自己這里多得些香火銀子。察言觀色,那是她們做慣了的功夫。而黛玉這樣的清修,比起她們這些紅塵中扎掙的人,怕是更享受些
而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變了許多。平時還不太明顯,此刻,王熙鳳審視了一番自己,笑容也苦澀了起來。
賈家歸還了欠銀,在武勛們的集體排斥下,也頗過了一段憋屈的日子,在京城里幾無交際,孤零零的。但幾年后,太上皇駕崩,勛貴老臣們紛紛被嘉仁帝清算,賈家則被放了一馬,闔家慶幸不已,總算能得到保全,可算是大幸了
只是,賈家雖然逃過了生死大劫,但卻日復一日地敗落了下去,如同一座大宅子,慢慢地衰敗下去,無人能挽救。
用很低的價錢賣了省親別墅,連當初花費的本錢都沒有收回,那大塊地皮更是白送了。如果不是急著還債,完全可以賣得高一倍兩倍的銀子。當初為了建這園子,幾乎掏空了賈家的內囊,在老太太和太太的鼓動下,大家咬著牙堅持,憧憬著日后的榮華以做彌補,誰知,最后都是黃粱一夢,指尖的沙子怎么也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