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嘉和封氏說了賈雨村的意思。封氏自然不會拒絕,此事對兩家人都是有利的,她不會舍不下一個丫鬟。而且,她聽聞了此事后,對嬌杏也生出些芥蒂來,怎么看都覺著嬌杏與賈雨村之間似乎有些不清不楚的私情,否則她不過是個丫鬟,又不是那種絕代佳人,賈雨村怎么會因一面之緣,就念念不忘么這樣不守女子本分的,出去了也好
封氏當面撕掉了嬌杏的身契,認下了她為義妹,以義姐的名義,為她準備了一份還算不錯的嫁妝,衣服首飾都有,還給了她一百兩銀子當壓箱銀子。賈雨村因此可以給嬌杏一個良妾身份,兩人對甄家都稱謝不已。
嬌杏坐著四人的花轎,被賈雨村迎上了官船。三日后,賈雨村滿面春風,帶著嬌杏前來回門,也順便和崔嘉辭別。臨行前,賈雨村無意間提到了他落魄時曾經寄居過的葫蘆寺。
“兄長,那葫蘆寺買下了你原來的房子后,好生修整了一番,把你那邊略加變動,便做了別院。那地方清凈雅致,不少香客都愿意來住上幾日。原來的地寺廟地方,就頓時寬敞了起來,佛殿擴大了不少,寺廟里還把院子清理了雜物,添置了幾口水缸。”
賈雨村驚嘆道“聽說過三月時,葫蘆寺炸貢,有僧人做事不細致弄翻了油鍋,著火燒了起來,火勢不小。幸虧寺廟里的院子開闊了,幾口大水缸里的水多,滅火及時,總算沒釀成大災,實在是菩薩保佑。不,該說是葫蘆寺沾了兄長舊宅的福氣護佑”
“哦,有這等事”崔嘉心中一動,葫蘆寺依舊失火了么但是,因為他的行為使得事物發生了變化,所以就出現了一個與書中迥異的結果
崔嘉心中很是振奮,這說明,自己的努力還是起了些成效的,盡管那改變并不是立時便天翻地覆,但卻是潤物細無聲地在慢慢發生了。
“主持定然很生氣了吧,他如何處置的”崔嘉試探著問道。
“生氣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他狠狠責罰了肇事的僧人,又命人再增加了幾個水缸,還打算叫來工匠動工,引來一道活水,預防著再遭祝融之災”賈雨村回答道。
“主持是個會辦事的”崔嘉嘴上夸贊了一句,心中卻想著,這肇事的僧人會是那門子么若是葫蘆寺安然無恙,那門子沒有還俗,賈雨村這葫蘆官將如何判這葫蘆案呢那情形,他真有些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