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甄兄你為何”賈雨村委實不解。
“為了我那苦命的女兒英蓮”崔嘉長長地嘆息了一聲“實不相瞞,雖然公堂之上的驗身是證實了英蓮的清白,但是她與那拐子多年同在一個屋檐下生活,豈能不留下閑言碎語來況且,這些年來,自然是無人教養她,英蓮除了會做些粗淺針線外,字都不認識幾個。這樣情形下,能說到一門像樣些的親事么”
“甄家雖然還算殷實,但也非那大富大貴的人家,對女婿幫助也有限。如今我膝下還有幼子,與英蓮并非一母同胞,又不在一處長大的,如何能親密無間等到我夫妻兩人都不在了,這家業終究要交到兒子手中的。天長日久的,兒子未必不會嫌棄他這個姐姐敗壞了甄家名聲,拖了后腿那么,英蓮即使是衣食沒人苛刻,終究也是身如浮萍,孤單悲苦。這孩子命運著實悲慘,這都是我們做父母的疏忽,怎么也要為她安排好下半生的生活啊”崔嘉表現出一付黯然神傷的模樣,以情動之“賈大人也是有兒女的,應當了解我的愧疚之心啊”
賈雨村見崔嘉推心置腹,也有些觸動,嘆息道“如此說來,甄兄是看中了那馮淵,因此有意為之援手”
“不過,”見崔嘉微微頷首,賈雨村搖頭道“那馮淵未必就是好的,家世微薄,無人依靠不說,其人也不是個成才的,和些浮浪子弟廝混度日,還好男風。為了這樣的人,甄兄得罪薛家,可謂不智。說起來,英蓮為馮家婦,還及不上做薛門貴妾”他始終是想著能撮合此事,如果說服了甄家,那么薛蟠是必會應下的。至于薛蟠會不會記恨今日崔嘉公堂之上的表現,甄英蓮過門之后會不會因此而被遷怒,那就不在他考慮之列了。
“馮淵確實算不得出息,讀書不成,人也沒什么大志,還曾好過男風惡習。若是英蓮沒出事,好端端的在我膝下長大,那縱然不算高門貴女,也是體面的大家小姐,馮淵這樣的,那我是萬萬看不上的”
“不過,現在看來,他就是英蓮最好的選擇了”崔嘉話題一轉“這些日子,我是仔細地想過的。門當戶對的人家,那是不敢指望了。讀書人囿于規矩禮教,怎么會不忌諱英蓮昔日的遭遇若是尋個貧寒的書生,甄家大力扶助他讀書科舉,難保他日后功成名就后,就翻臉不認人秦香蓮那樣賢惠孝順,生兒育女的女子,還會被陳世美無情休棄,何況英蓮有那樣的過往,足可以拿來作為理由的”聽到此處,賈雨村就聯想到自己來,微覺尷尬,心中又一緊,生出些警醒。
崔嘉恍若未曾見到賈雨村微變的臉色,繼續道“為人上進,那自然是極好的,但吳起殺妻求將,也是上進,誰家愿意把女兒嫁給這樣的人悔教夫婿覓封侯,榮華富貴,那是人人都想的,但也要看自己能不能承受得了”
“我見過了英蓮,她在那拐子的手下,養得畏怯軟弱,不知世事,著實不是能撐門掌戶的剛強之人。那馮淵沒有出息,但人軟和心善,卻是正好與之相配,我多照應著他們二人就是。等我過世后,兒子就是為了名聲和我留下的囑咐,也不會不理會姐姐姐夫的。”
“馮淵倒也不惹是生非的,本性不壞,日后成家立業了,也會慢慢知道自己的責任。我看中的是他對英蓮的心意。之前買英蓮時,他就愿意和英蓮過一輩子,痛改前非,再不尋第二個女子;受了傷后,我去醫館探望,他不知道我的身份,對我道謝不已,還不忘了問起英蓮的情形,言語中關切不已,為英蓮擔憂,還求著我幫一幫她。夫妻兩人在一起過日子,窮啊富的倒在其次,有這份心意是最難得的。何況,他們日后的日子也是能過得去的”
“還有一層,我就索性對賈大人挑明了吧。”崔嘉坦然地道“我為馮淵仗義執言,救下了他,那也是很大的恩德,馮淵對甄家怎么會不感激這樣縱然是看在這救命之恩上,馮淵也不會虧待了英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