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入薛家大半年后,王秀云才感嘆著,二哥不愧是王家最出色的兒郎啊,實在有先見之明,看事情眼光精準。
這門婚事真是不錯的雖說薛家在名頭上是差了一些,但婚后的日子比起自己待字閨中時,還要舒服自在了許多。江南的生活本就比北方精致,薛家豪富,更加講究,這生活質量是很高的,王秀蘭這個伯爵家的姑娘在物質上絲毫沒有受委屈。
而且,薛家人口簡單,公婆已經去世,薛老爺沒有再娶,內宅中也就無人能壓在王秀云頭上。她一人獨大,上面那幾位老姨奶奶,在她面前可擺不起架子來,。薛老爺不會挑剔為難兒媳婦,薛淞這個小叔子對她也是尊重而友好的。而最讓她滿意的是,丈夫與她很親密,身邊也早處理干凈了,沒有狐媚丫鬟讓她煩心。
嫁入薛家后,公爹就有意讓她管家,開始試著逐漸教授她一些內宅事務。得到公爹和丈夫的看重,本身也身份高貴,下人們對王秀云態度恭敬,不敢怠慢,更不敢欺負她年輕,王秀云管事很順暢。
聽自己的陪嫁蔡嬤嬤說,她嫁入榮國府的姐姐,可是每日里都要畢恭畢敬地去給婆婆史氏夫人請安,伺候著她每頓用餐的呢,而且她只是小兒媳婦,也輪不到她管家,家中大權都掌管在婆婆和大嫂手中,真有些黃柏木作磬槌子外頭體面里頭苦,可憐啊
兩下比較起來,王秀云是心滿意足,她本就是性情隨和之人,沒那么多好強的心思,眼見著自己的日子過得圓滿,就很開心了
此時一切正是最好的時候,薛家上下的關系都很和諧。薛淞只想著和兄嫂能打好關系,再,時刻關心著自己和薛霖的身體,才是要緊事。
如果沒有英年早逝,精明能干的薛霖是不會放任著薛蟠養成那樣不堪的品性。身為皇商,在某些領域中處于壟斷的地位,做的是皇家和朝廷的生意,那就無需和普通的商人一起競爭營生,更需要的是家族的財勢靠山和善于處理方方面面關系的情商。而薛霖恰巧就是這方面的人才,八面玲瓏,又行事低調,這是從他小時候起就被精心培養出來的本事。
而這些,薛老爺從沒有教授過薛淞。薛淞也不在意,嫡長子繼承,在這個時代,無論中西方都是這樣的,約定俗成的宗法規矩誰也違抗不得。
中國還算寬松些,分家時,嫡長子只是拿家產的七成;而西方國家里,嫡長子幾乎是繼承了所有的財產,其余的兒子,只得自尋出路,哪怕是貴族家庭也是如此。這似乎是西方人更加富于冒險精神的原因之一。
盡管在這個時代里也呆了不少年,但以薛淞在現代社會里已經建立起的三觀和性格,即使讓他做上薛霖的位子,他也適應不來的。對于自己的未來,他依稀記得,他在書中的定位是受皇室委任,為皇家搜羅海外奇珍異寶,在天下各省皆有生意買賣,生前的生活還是很灑脫的,這很對自己的胃口啊。他再努力考個秀才出來,不為富貴榮華,只為了能有個體面的護身符,那就齊活了。
細細論起來,原書中四大家族樹倒猢猻散,說到底還不是因為政治上站錯了隊,因此被登基的新帝清算了么抄家時頒布的那些罪名,在官宦勛貴們中,那也不算太大的事兒,只是一個問罪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