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街面上更加驚亂了,普通百姓們也知曉了這場變亂。京城里流言四起,有的說是忠義親王逼宮,勾結了禁軍首領在晚宴時忽然發難,兵士們手持著鋒利的兵器沖進了大殿。忠義親王把與之不對付的兄弟們都殺了,只留下了幾個年幼無用的;皇上的許多妃嬪都嚇昏了過去,皇上猝不及防之下,無力反抗,已經被忠義親王挾持了,被迫寫下了禪位詔書,忠義親王就要登基,成為下一任皇帝了。
也有傳言說,忠義親王妄圖謀反,但皇上早知他心術不正,對他已經有了防備。忠義親王手下的叛軍開始雖然占了上風,但皇上的侍衛拼死保護主上,在皇上的指揮下,御林軍奮力反擊。如今,皇城里對抗激烈,還不知結果如何但聽說,京城大營已經行動了
經營節度使,那不是賈代善么看來,這結局就很明確了,薛淞知道了賈政為何能得到朝廷的恩典,也明白了賈代善,為何會早早離世他自己的犧牲,為賈家延續了富貴,也遮掩了賈家與忠義親王暗地里的交往秘密。只看賈敬與忠義親王的親近,若說賈家與忠義親王沒有默契,達成什么承諾,薛淞是不相信的。
鄰居們也心中疑惑不定,他們聚在一起商議,準備派出精干小廝去打聽到確定消息,大家才能安定。
這豈不是玄武門之變,說到底那是皇家自己的事,眾人議論起來,不知最后鹿死誰手,他們互相對望著,也不敢開口斥責,唯恐日后被人告狀,引來禍患。
但薛淞卻是知道結果的,他當眾慷慨激昂地表示,忠義親王此舉便是叛亂為人臣,是對君主不忠;為人子,是對父親不孝不忠不孝之徒,他們身為朝廷的臣子,必與其勢不兩立如果上天無眼,讓忠義親王僥幸成功上位,他也不愿為這樣的皇帝效力,寧愿拋棄了錦繡的前程,辭官回鄉
說出這番話語時,薛淞相信,總有一天,是會被傳出去的。這樣,他占據了一個大義的名分,無論是永明帝,還是日后的忠孝王,對他,對薛家,都會另眼相看的。
薛淞的本性并不喜歡虛偽作態,但在這樣的世界里,為了保全自己和薛家,他也只能違心地做出一些自己都覺得肉麻的行徑了。但是,他也是有底線的,他絕不會傷害無辜的人,也不會讓自己去做奴才
眾人無論心中信與不信,嘴上都只得附和著。唯有孫博士對著薛淞大加贊揚,夸贊他有孟子舍生取義之風,表示若真是如此,自己也會做和薛淞一樣的事
薛淞望著孫博士那真誠憤懣的面容,心中一陣心虛,暗暗苦笑了一聲。他是在作秀表演,但孫博士卻真的會這樣行動。這個時代的士人啊,他們的堅持和風骨是趨利避害的現代人難以理解的
孫博士并非六部高官,也從沒投靠哪位皇子,無論那皇位上坐的人是誰,其實都與他無關,他依舊是清貴體面的國子監的資深博士。若是忠義親王上位,說不定還要對這些士子們施恩籠絡呢。但他卻真的堅持著律法大義,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是身家性命。
這一點,薛淞自忖是絕對做不到的,但對這樣的人,他也是懷著敬意的。
現在不但不能松懈,恰恰正是最危險的時刻,薛淞心中想著。忠義親王不會甘心兵敗的結局,必會垂死掙扎,而且到了最后,他也掌控不了敗兵了。京城,在皇家這兩父子的生死搏殺中,會進入秩序失衡的至暗時刻。
幾家人最后決定,各家的丫鬟婆子動手做好茶飯,統一送飯。讓小廝們輪流休息,養精蓄銳,做好迎戰準備。
薛淞忽然腦中靈光一閃,想起前世的一個科學知識,那就是粉塵炸藥面粉里含有碳水化合物,是一種可燃物,當面粉揚起粉塵和明火相遇時就會發生爆炸,再加上空氣中含有氧氣,是一種助燃氣體,更加會加大火災面積。所以,現代在面粉車間里,明火是絕對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