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帝依舊對賈家恩寵有加,賈家上下也因此安心了不少。薛淞平日里不怎么與賈家親近,但此時也不能不代表薛家來上香祭拜。賈政見到薛淞,眼前一亮,連忙上前來招呼。薛淞只管行禮安慰,并不與之如何親近。在這樣的場合,這樣的態度也不會顯得很突兀。
等賈代善的喪事完結,也到了這屆進士結束觀政,正式授官的時候了。薛淞在觀政時期內表現卓異,又展現出了多樣本事,幾個部門都爭著要他,吏部索性允許他自己選擇。
吳侍郎本想讓他進翰林院,那是非常清貴的所在,與皇上見面的機會多,有自己暗中出力,不愁不會在永明帝面前留下好印象來。
薛淞婉言謝絕了,他向吳侍郎分析了自己的優劣所在,在翰林院這樣眾賢薈集的所在,他的學問和文章就會顯得非常遜色,會被壓制為鳳尾,成為墊底的那一個,哪里還能出頭
他還有自知之明,和那一眾古代精英比拼心機手段,他也是要認輸的。他的長處,是得益于現代社會賜予的超越這個時代的眼界視野和科學知識。
最后,薛淞選擇了戶部,他觀政時在這個地方呆的時間是最長的,與同僚相處得也甚好,熟門熟路的。戶部很高興地接收了薛淞,又能做事,做人也很不錯的新人誰不喜歡呢薛淞進了先前的度支科,成為主事。
因著賈代善的功勞和遺折,永明帝沒有追究賈敬,但對寧國府的態度是遠不如榮國府的。賈敬去了禮部,但禮部的尚書侍郎們本就嫌棄武勛,又忌憚著賈敬與忠義親王的關系,對他非常冷淡。他們商量了一回,打發賈敬去了膳部,那里是掌管膳食、牢獄、典禮及制作官服印信等事務,十分的繁瑣單調,在禮部里算吃力不討好的邊緣部門。
吏部卻有些為難了,賈政該如何安排呢他連一個秀才的功名都沒有,怎的能一步登天,成為六品的主事這官職,連三甲進士和有些排名往后的二甲進士也不能得呢,偏生圣旨中說得明白,入部習學,那連內務府這等可以通融的地方也不能安排了。
最后,禮部把賈政派去了工部,工部主管山澤、屯田、工匠、水利、諸司公廨紙筆墨之事,在六部中地位是最低的,這負責全國的工程建造,有沒有功名,那也沒什么關系吧
于是,賈政便被分派到了工部,兢兢業業地每日去衙門點卯,渾渾噩噩地過了許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