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股份只是由薛淞代為掌管的,每年得到的分紅就捐給薛氏宗族,料想薛淞不會在意這些銀錢。他會勸說薛淞,讓他答應下來的,這是薛家對宗族的一點回饋,也是結下一份善緣,希望宗族日后看在利益的份上,對薛家不遺余力地幫扶支持。
薛霖心中復雜,薛老爺一片苦心,是為了薛家和自己著想,但何嘗不也是透著對自己的不放心呢但他轉念一想,實情也確實如此,如果無人制約著,王秀云定然會和自己糾纏磨牙的,薛老爺思慮得很周全。
眼前那多年未見的弟弟,已經褪去了年少時殘留的一抹青澀,被時光雕琢得器宇軒昂,別有一種淡定從容,讓人信服的氣度。這些年,他在京城里官路順暢,辦的差事出色,又有厲害的座師為依仗,在金陵城也名聲鵲起,是被人稱贊,被宗族引以為傲的子弟。薛家算起來也沾了不少他的光,官府也高看了幾分。論起來,薛家那一等男的賜爵,也是薛淞給爭來的
這個弟弟,對薛家貢獻至大而且,薛霖也看得出,他也是真的對薛家產業不放在心上,他的東南商號做得風生水起,收益頗豐,他手中的財產比分家時要增加了許多。
說到分家,薛霖心中一凜,他不禁想起當年那檀香檀木一事,薛淞就是因此事而分家的。這些年來,薛淞對王家也是冷淡疏遠的。薛霖頓時就有些心虛,對著這個弟弟他總覺著尷尬。
薛霖暗嘆了一聲,這樣也好吧王家若有過分的要求,薛淞出面拒絕,比他更加合適。薛淞的身份不同,又油鹽不進的,王家人對他有些忌憚。
東南商號生意興旺起來后,王子勝幾次厚著臉皮和薛霖套近乎,王秀云也和薛老爺說軟話,想讓王家和薛霖的東南商號合作做些買賣掙錢,也分一杯羹。薛老爺直接告訴他們,薛淞已經分出去了,自己可做不了他的主。如果有意,你們自己去找他商量。可后來,王家到底也沒敢去驚擾了薛淞。
有這樣一個弟弟,其實,還是幸運的想起薛淞對薛蟠和薛瑾萱的關心,薛霖心中一暖。
“淞弟,愚兄才智有限,咱們兄弟同心,把薛家發揚光大才好,這也是父親的心愿”薛霖對薛淞道,一面拿起酒壺,給薛淞斟了杯酒,主動放低了身段。他的態度也是隱晦地表明了自己贊成了薛老爺的主意。
薛淞端起酒杯,沉默地點了點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他的腦海里回憶著昨日的一幕。
“父親,這是休書”薛淞接過薛老爺遞給他的一張紙,目光掃過上面的字,不禁瞳孔一縮,驚愕地問道。那上面的筆墨是薛老爺親筆書寫的,因為身體虛弱,那字跡顯得有些無力,但還是能讓人一眼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