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淞受封的消息傳出,賈家很快也知道了。史氏不禁對著賈政的妻子王氏感嘆了一聲“你妹妹的這個小叔子倒是個有能為,有氣運的,嘖嘖”
本來幾家老親中,薛家是最墊底的,根本不能和他們相提并論,但這些年卻是混得風生水起。算一算,這些變化不過是十余年間發生的事情。自然,薛老爺是老成穩重的,說到底,還是生了個爭氣兒子薛淞的緣故啊,帶挈得整個家都上升了階層,改換了門第。
這個兒子,可算是生得值得啊史氏心中對薛家也是羨慕得緊,同時也有些酸酸的,賈家曾是何等顯赫,薛家一直是仰視著他們的,但自己膝下兩個兒子比起薛淞來,可差得遠吶,唉
史氏覺著有些失落,情緒低沉起來,不過,她隨即便想到了孫子賈寶玉,立刻精神就一振。這孩子可是銜玉而生啊,來歷不凡,必定是大造化的,就像那生在大年初一的元春,被選入宮中的元春一般,賈家的福氣還在后面呢,也不用太心急了
“唉,國公爺還在世的時候,就對那薛淞很看重的,可見他的眼光是極好的”史氏想起當年賈代善還有意嫁女兒給薛淞,不由輕嘆了一聲。如果那時事成了,薛淞成了賈家的女婿,那些好處,賈家也能分潤不少了。
可惜啊,她和國公爺膝下只有賈敏一個嫡女,而庶女賈柔的身份太低,薛家只怕也看不上的。也是天公不作美,誰會想到那時薛淞會驟然病倒,連殿試都沒參加,就趕著離開京城了呢
人算不如天算啊如果他當上了進士,少不得要留在京城里觀政三年,憑著國公爺的手段和威勢,薛家說不定也只能應下這門親事。那時的薛家,還沒有被賞賜爵位,尚未起來呢,腰桿子可不像現在那么硬正
如果知道薛淞有這樣的能為和運道,那國公爺怎么的也不能錯過了他啊史氏懊惱地嘆了口氣。
賈敏嫁得也是好的,林家清貴富裕,林如海仕途順暢,如今做著揚州巡鹽御史,天下頂尖的肥缺。只是啊,她的女兒命薄啊,幾個月前在揚州仙逝,身后沒有兒子,只留下一個嬌弱的女兒林黛玉。史氏自聽到賈敏的死訊后,便琢磨著要把把林黛玉接到京城榮國府里親自撫養。當林如海卻舍不得,他子嗣上極艱難,妻子死后,他與女兒是相依為命的,如何舍得唯一的親人遠離呢
史氏讓往揚州奔喪的管事轉達了自己的意思,道黛玉是喪母長女,若無人教養,日后婚事上都被人挑剔嫌棄。如果送到榮國府,在貴為國公夫人的外祖母身邊長大,那就不必擔心了。林如海為了女兒打算,已經有些意動,雖然沒有立刻答應下來,但口氣也有些猶豫。過些日子,史氏準備成熱打鐵,再去信勸說。
“黛玉若是來了,她一個喪母的孩子,你們做舅母的,要多關心愛護她才是”史夫人正色吩咐道,看著兩個兒媳邢氏和王氏在她面前立起身,恭恭敬敬地答應下來,滿意地點點頭。
林黛玉不僅僅是她的外孫女,也是維系著林如海和賈家關系的紐帶。只要林黛玉在,林如海就不能和賈家疏遠了去。林如海年歲不小了,已經對子嗣灰了心,說自己無再娶之意了。那么,他滿腔的父母慈愛,只會傾注在林黛玉一人身上。林如海位高權重,林家家資豐厚,敏兒的女兒自然是形貌出眾的,這年歲,這門第,和寶玉也正相配,這不是天作之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