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聽到消息后,薛瑾萱立刻也命人準備了一份厚禮,催著薛蟠親自送去。方先生是她的老師,教授她時也是很盡心的,對待她和薛舒辰并無區別,并沒有嫌棄她不是官家小姐,這些她都記在心中,很是感念。
再者,宋先生嫁給了林如海,那她就成了巡鹽御史夫人,在江南一帶的地位就十分尊貴了。薛家與她搞好關系,十分重要。
薛淞對林如海一直在關注著,但也不是時刻留意他的消息,他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有自己的生活和關心的家人。薛虬如今在工部觀政,表現很不錯,上司對他滿意,薛淞也準備日后讓他在工部任職。
薛淞不愿把薛虬培養成這個時代正統的讀書人,在他小的時候,也給他教授了能被這個世界接受的實用科學知識。薛虬對這些還挺感興趣,也有些天分,以后給他足夠的時間門去研究,薛淞再無意中提點一下,總會產出一些成果。這是薛淞為兒子謀劃的前途。
如果薛虬能成為大周的格物大家,對朝廷和百姓很有用,那他在泰安帝眼中就是有價值的人才,無需為日后的前程發愁了。泰安帝作為君主,還是比較稱職努力的,目標就是國富民強。
沒有價值的人或事,都沒有可能長久存在。想想原書中,哪怕泰安帝沒有用雷霆手段,四大家族也注定會沒落的,整個家族上下都是寄生蟲一般的,有哪個是于國于民有功的他們都當得起賈寶玉口中的祿蠹
而且作為技術人才,也不易與人發生太多的利益沖突,歲月靜好,現實安穩,就是圓滿的一生了。薛淞從未指望薛虬能呼風喚雨,權勢滔天的,薛虬的性格可做不來龍傲天就是他自己,哪怕有高出這個時代幾百年的見識眼界,也只怕玩不過那些翻云覆雨,心狠手辣的政客們的每日里血雨腥風,爾虞我詐地活著,也太累了,何必呢
日子過得順暢,時間門便走得飛快,眼睛一睜一閉之間門,大半年就過去了。賢德妃出宮省親的日子已經定下了,就是在正月十五,賈家上下緊張地為之準備著。
這當兒,從揚州傳來了林家的報喪帖子,林如海捐棺了
聽到這個消息,史夫人心中一跳,隨即懊惱不已,又暗恨起來。沒想到林如海竟然就這樣早一病去了可恨他身體都那樣了,還惦記著要娶新人呢,真是色迷心竅,難怪活生生的把自己消耗死了那宋氏才做了多久的林夫人,就要守寡了,可見這女人命數微賤,承擔不了這大福氣
可這糟糕也糟糕在這里,史夫人咬咬牙。宋氏哪怕只做一天的林家夫人,她在林家的身份和地位就此就定下來了。做為林如海的遺孀,林家的事務她就有權處置。林如海沒有兒子承嗣,林家宗族也可以插手其中。但她賈家,卻是沒多少理由的。
如果沒有宋氏,以林黛玉和賈家的關系,賈家會是林如海托孤的第一人選吧或許,林如海心中早就不當賈家是至親了
想起林家那偌大的家業和賈家被掏了大半的老底子,史夫人心中哀嘆一聲,痛惜無比。忽然,她腦海中浮現出一個想法,無論如何,林如海對自己唯一的孩子林黛玉,必會在死前妥善安置的。盡管林黛玉是女兒,沒有繼承林家家業的權力。但以林如海的精明,明里暗里的,把林家財物悄悄地轉給女兒,那也是不難的。那如果誰娶了林黛玉,那不就等于是把她的財產攥在了手中了嗎
但這人選卻讓史夫人犯難了。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但史夫人巴拉了一下,發現賈家并沒有合適的人選。賈琮、賈環,那是不上臺面的庶子,哪里能配得上林家的嫡女,林家絕不肯的
賈寶玉,那是她的心肝寶貝蛋,娘娘的嫡親弟弟,銜玉而生,有大造化的,他的妻子很應該是名門貴女,對寶玉大有裨益才是。以寶玉的人才,那是公主也配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