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一時不知道該說什么,半晌,輕輕拍了拍宋先生,喟嘆了一聲“難為你了”
宋先生淡淡一笑,目光平靜“子君,你不必為我難過,其實這樣對我來說,也不算很糟糕的事。”
“在宮中呆了那么些年,我什么沒看過呢不說宮女、女官們在宮中煎熬著為奴為婢的;就是那些宮妃們,看起來多么的尊貴顯赫,但一輩子也走不出那四角宮墻,直到老死。那么多女子圍繞著皇上而活,每日里費盡心思地爭寵,心中哪里有能安定的時候。冷眼看著,其實大家都是可憐人吶所以,什么情啊愛的,我心中早就看得淡了,自己活得自在舒坦比什么都要緊”
“答應嫁給如海,我是仔細衡量過的。雖然最后的結局是天人永隔,但我們也能過一段琴瑟相合的日子,也是算經歷過婚姻了,此生不留遺憾。在這世上,眾人會同情憐憫寡婦,但一個女子若是終身不嫁,旁人卻會視為怪異不對的我父親逼我是為家族謀劃,卻也是口口聲聲地道,哪有良家女子孤獨終老在娘家的,不嫁人那就是辱沒了宋家的名聲”
“如今我是林家遺孀,可以名正言順地守寡過活,眾人會贊揚我的貞潔孝義。等到我老的時候,朝廷或許還會因此下詔表彰我,立一塊貞節牌坊呢”宋先生譏諷地笑了一下,道“現在在林家,我是正經的主人,只要完成了如海的囑托,問心無愧,就可以自在隨心地生活,有什么不好呢”
“如海心中清明,明面上給我們留下的家產也不是特別多,讓我們不至于懷璧其罪,但我是三品誥命,朝廷會發下俸祿,黛玉則享受了鄉君的供養,我們各自還有一份豐厚的嫁妝可傍身呢,足可安穩過日子的了如今我有錢,不為衣食憂煩;內宅清凈,不用在公婆面前低聲小氣,不用與妾室庶子們爭斗生氣;有朝廷維護著,也不用擔心旁人欺凌算計;這樣的日子,可是勝過了大多數女子吧”
宋先生望著方氏,輕嘆了一聲“子君,你是這世上難得有福氣的女子,薛大人專情通達,開明平和,不納內寵,也不把你束縛于內宅之中,夫妻和睦,兒女孝順出色,讓人艷羨。可這世上能像你一般順心如意的又能有幾人呢”
方氏默然不語,心頭把相熟的親眷、朋友們的情形一一過了一遍,發覺宋先生的話無法反駁,許多人家,在光鮮體面之下,也是一地雞毛,貴婦人們也各有各的辛酸委屈。就像那賈王氏,雖然方氏嫌棄她的為人處世,但知道賈政與她相處冷淡,這么大年紀還要日常伺候婆母,長子被逼著拼命念書而耗盡心血亡故,也覺得她其實很可憐。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宋先生做出的選擇,似乎也不算錯。可是
如海的意思呢,先打算黛玉議親時,能試探著問一問,能否同意她日后次子姓林,也算承襲了林家香火,這是他最希望的。如果男方不愿,那就罷了,免得影響了黛玉的婚事。那時,我就去向林家宗族求助,考慮在林家尋一個合適的孩子收養了,為林家繼嗣。最好是找那父母都不在的,免得日后麻煩。我誠心待他,人心換人心。再有宗法倫理擺在那里,我手中還有銀子產業,也不怕他不孝順”宋先生見方氏欲言又止,便主動說起了這層事,磊落坦然。
“你們來京城后,去過賈家么”方氏又想起丈夫曾告誡過切不可與賈家、王家走得近,連忙又問道。
“前幾日,我帶著黛玉上門拜訪過,畢竟是她外家呢。”宋先生神情感嘆,向方氏講述起了當日的情形。
她提前向賈家遞了帖子,那日與林老姑母和林黛玉一起上門來拜訪。國公府果然是十分壯麗軒昂,那耗費巨資修建的大觀園更加美輪美奐。賈家女眷們珠圍翠繞,裝扮十分華麗,連身邊伺候的丫鬟都穿戴不凡,顯得她們更加是衣飾素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