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宴是國子監的傳統集會,每年都舉辦得甚是隆重。國子監的學子們都要參加,祭酒、監丞和各位博士們也出席與學生們同樂。
那一日,春日宴開始,先是趙祭酒致辭,溫言勉勵學子們一番,眾位師長們也含笑接受學生們的敬酒。幾杯酒后,見氣氛上來,學生們談笑風生,他們就相約著離開,讓諸人盡興宴樂。這些學子平日里功課繁重,讀書辛苦,這是難得的放松機會,就不要讓他們拘束了。
宴席上菜品豐盛,酒水醇厚且不限量供應,學子們各個暢懷痛飲,興致高昂。佳肴吃得飽足,酒到酣處,眾人便高談闊論起來,有的探討學問,有的抒發自己的志向,憧憬前程,有的則閑聊些家常,一時間,大家都有些放縱,不像往日那般端著身份。
今年不是會試之年,大家就可以輕松了一些,有了閑情雅致,便開始比試著做詩、對對子。賈寶玉也來了興致,這他感興趣啊,而且他自忖在這方面比旁人要強,那些醉心功名,死讀書的人,哪里有這靈氣
在學子們自發的聯詩、對對子游戲中,賈寶玉是大顯身手,做的詩文挺有文采,創作的速度也很快,贏來眾人一陣喝彩。賈寶玉在國子監里日子過得壓抑,此時頗有揚眉吐氣之感,聽著旁人的稱贊,一時間就有些飄飄然起來。今天的酒似乎又飲得多了些,意氣洋洋之下,面色、言語中不免就流露出自命不凡的意思出來。
哼,他們賈家那是鐘鳴鼎食的人家,那份氣派,那份底蘊,哪里是平常人家能比得上的他那樣的人,原也與那些死讀經義文章的人不是一路人,難怪平日里與他們格格不入但看他不是得到了許多贊譽么,可見終是有人能欣賞他的才華的,就像明珠美玉,哪怕蒙塵,光芒也是遮不住的
看著賈寶玉那輕浮得意的模樣,他的同窗們心中就有些不舒服了。這時有人轉而議論起科舉的話題來,大家說起以前國子監出身的那些年紀輕輕就得了功名的師兄來,是稱羨不已,誰不憧憬著自己也有東華門唱名的那一天呢
賈寶玉對這些興致缺缺,也懶得加入議論,只悶頭灌了不少杯酒下肚。忽然一人在旁邊冷言冷語地道“吾輩讀書,并非只為了功名,更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圣賢的教誨,當每日省其身”
“求取功名,也是人之常情,不該鄙夷。”另一個人接話道,臉色一肅“但如果求了功名,卻又不知珍惜,由著性子肆意妄為,才是罪過”
“你們可知,這國子監里啊,曾出過一位不肖子弟呢”那人冷笑著道“說來那人也是有幾分聰明靈氣的,在國子監里學業不差,也中了進士,授了官,算得上年少得志了。朝廷不曾虧待了他,他卻不思報效,在觀政時就自命不凡,與同僚們不睦,屢生齷齪。沒過幾年,竟然就任性辭官,拋家棄舍地去修道去了你們說,這樣的人,于國于家有何益啊”
棄官修道的,這十幾年里,這樣的奇葩,京城里可只出了一個,那就是寧國府的賈敬。
而且,人家豈止是棄官職如草芥,連那爵位都讓給兒子了,自己搬到道觀里過活,對家事也不聞不問了,任兒子賈珍在家中肆意胡為,寧國府名聲狼藉。真正是個不負責任的人
圣人說齊家治國平天下,把個鐘鳴鼎食的興盛人家糟蹋成了那樣,即使在勛貴們中,提起來也是讓人扼腕憤慨的事
朝廷中好佛道的達官貴人也不止一人,但有誰會像賈敬一般拋家棄業,連家族親眷也不管不顧的尤其是,賈敬享受了家族那么多富貴扶助,卻就那么撒手而去,也忒不負責任了
國子監眾人也對賈敬不滿,哪所學校不盼著子弟們出息騰達呢一來可以給學校增添光彩,二來大家都有一份香火情,日后你的師長們有事,你自然該幫忙,國子監出去的學弟們不也得關照一二么朝中有人好辦事,讀書人也不能免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