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銀光閃爍,劍影霍霍,飛沙走石,勁氣橫飛。
劍鋒交錯的刺耳金鳴此起彼伏,皮開肉綻的駭人聲響絡繹不絕。
似乎是出于某種默契,又似乎是出于內心對彼此的仇視與憤恨,龍羽和秦衛都是只攻不防,一招一式皆摧枯拉朽,一來一往盡勢如破竹。
雖偶有幾次險象環生的閃避,但全無半點臨深履薄的防守。
“秦衛,你和柳尋衣果然同出一脈,許多招式倒是頗為相似。”鏖戰正酣,龍羽仍不忘對秦衛調侃一番,“只不過,你要么小時候練功偷懶,要么長大后縱欲過度,以至上盤綿軟無力,下盤飄虛不穩,出招又急又亂,劍勢外強中干。雖然你和柳尋衣路數相近,卻是依樣畫葫蘆,只有其形而全無其神。速度太慢,力道太輕,角度太偏,施展出的威力更是天壤之差。”
“啰嗦!”
此刻,秦衛對龍羽的攻勢尚且應接不暇,又豈有閑情逸致與之斗嘴因此,他縱然心有不忿,卻也顧不上出言駁斥。
然而,縱使秦衛斗志昂揚,視死如歸,但論武功和經驗,他仍和龍羽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有道是“猛將必發于卒伍”。相比于自幼追隨蒙古大軍南征北戰,東征西討的龍羽,秦衛在天機閣的艱苦歷練以及他與人拼殺搏命的強度頻次,儼然不值一提。
二人看似是分庭抗禮的相互對攻,實則秦衛的每一次反擊都會付出十分慘痛的代價。
因此,當二人打得難分難舍之際,龍羽仍有條不紊,尚存余力。反觀秦衛,卻已是手忙腳亂,幾成強弩之末。
秦衛身上的衣袍早已千瘡百孔,襤褸不堪,從頭到腳傷痕無數,大大小小的血口子觸目驚心,四下流淌的鮮血幾乎將他染成一個血葫蘆。
相比之下,龍羽身上的見紅卻是寥寥無幾,屈指可數。
第一個十合,秦衛可以應對八招,錯失兩招,勉強穩住陣腳。
第二個十合,秦衛可以應對六招,錯失四招,疲態初現端倪。
第三個十合,秦衛可以應對四招,錯失六招,明顯大勢已去。
第四個十合,秦衛只能應對兩招,錯失八招,徹底淪落下風。
等到第五個十合,秦衛的招式已經全無章法,面對越戰越猛的龍羽,他甚至連一招都難以招架,只能憑借不服輸的意志與不想死的本能咬牙堅持,任由龍羽的短劍如吐信的毒蛇般在他的身上不斷舔舐。
劍走龍蛇,血四濺。勝負已分,生死即定。
戰至最后幾招,秦衛幾乎變成一個校場中供軍士練習刺殺的稻草人,動作遲滯而僵硬,完全跟不上龍羽的節奏,只能被動且慌張地揮劍亂舞。
“鏗!”
“嗖!”
“咣啷……”
最后一招,龍羽揮刃將秦衛的寶劍高高挑飛,進而長驅直入,直搗黃龍,凌厲而迅猛的短劍直射秦衛的眉心。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