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淞會給王夫人保守這個秘密嗎當然不會但是,他也沒有刻意去傳播。在官宦的圈層里,自有一套大家默認的行為規則,再說了,何必鬧出來刺激忠安王府
但那天王夫人在薛府門前發生的那一幕卻是被人看在眼中的,京城里閑人甚多,無事時最津津樂道于那些貴人們的八卦,以為日常消遣。沒多久,這消息就被傳揚開來了。
薛家與賈家也是老親,雖文武有別,但禮儀總要顧著的。這要多生氣不和,薛家才會堂而皇之地把榮國府當家的二太太拒之門外
高門貴第,和平頭百姓會不同,最講究一個體面,相處之際縱然笑里藏刀,那也得保持著一個笑臉啊
從那日老管家斥責王夫人的話語,能聽出似乎和薛家女兒的婚事有關啊
腦子靈活的人便立刻聯想到忠安王府的逼婚,薛家女兒匆匆定下的婚事,那可是低嫁啊,哦,原來如此,大家心中都有了些數。
是王夫人在其中動了手腳了是啊,她賈家已不復往日的興盛,必是她想巴結忠安王府和甄貴太妃,因此拿了別人家的女兒祭獻呢
略知道些內情的人心中聽聞后不禁有幾分心寒,薛家雖然與賈家沒有從前親近,畢竟也有一層親戚關系在,而且,薛淞也是幫過賈家的啊
前腳你兒子剛剛受了人家的恩情,后腳你就去坑害人家的愛女,這也忒招人恨了了縱然再與賈家交好的人家,也沒法昧著良心為王夫人辯解了。
京城中的那些議論傳到了賈政耳中,工部和他不對付的同僚們在大庭廣眾之下,語氣不善地問起他此事,他們和薛淞都是文臣,可謂同仇敵愾。
賈政自然是矢口否認,他義正詞嚴地道,他的妻子平日里吃齋念佛,是個很慈悲寬厚的人,豈能做這樣不義之事必是小人們造謠詆毀。如果薛大人因此而產生誤會,自己可以上門去向他解釋的云云。
賈政確實不怎么相信王夫人會做下這等行徑來,但旁人都這么說,他也有些心虛了,便提早從衙門里回到府中來見王夫人。這一詢問,他險些暈了過去。
賈寶玉要被從國子監攆出來了為什么,難道他最近又犯下了大錯賈政憤怒地追問道。
王夫人期期艾艾地說出了原因,當然也是隱瞞了許多真相的。
“老爺,妾身真的只是在忠安王妃提起薛家女兒時附和著夸贊了幾句,王妃問話,妾身哪里能不回答呢其余的,那都與妾身無關啊誰知,薛家就因此而誤會了,還生氣報復到寶玉頭上,竟然讓他那親家唆使著祭酒要趕寶玉出國子監。妾身知道后,立刻想去解釋一番,誰知薛家竟然連門都不讓妾身進去,只讓一位管家出來對妾身折辱斥罵。”王夫人一邊說著,一邊抽出帕子里抹眼淚“妾身冤枉啊,這薛家如此不留情面,對賈家哪里有絲毫尊重寶玉何其無辜,受此遷怒,這可怎么辦呢”
賈政一時也沒有主張,他難以判定王夫人的話屬不屬實,至于自己要怎么做,也是不清楚的。他惶惶然地來到史夫人的院子里,向老母親傾訴請教。
聽著賈政的訴說,賈夫人長嘆了一聲。她可不是賈政這樣的糊涂人,也明白兒媳的本性,此事的內情絕不是王夫人自己說的那般,只怕那傳言是真實的
“你也不用太怨怪你太太”史夫人神情寥落地勸說道“她也是為了元春和家里著想,元春在宮里也不容易,少不得甄貴太妃的支持。若是當真能促成這門婚事,不但忠安王府會記著咱們的好,就是和薛家,也能親近起來。只是,她行事不密,被薛家知曉了,這就麻煩了”
賈政聞言頓時著急了,這下可怎么辦呢,害的人家金貴的女兒下嫁給了一個武夫浪子,這個仇怨可結大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