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薛家并沒有這么做。薛淞想得很清楚,這織機就是歷史上的珍妮紡織機,只勝在創造靈感,制造上并沒有多少難度,有經驗的工匠能很快仿制出來的。
沒有技術壁壘,在沒有專利保護的古代,以薛家的力量,可保護不了自己的利益。因此在朝廷授官之前,薛淞便把這新式紡織機,連同制造方法一起獻給了朝廷,慷慨地表示任由朝廷安排。工部官員現場測試后,發現薛家所言不虛,立刻把這結果上報給泰安帝。
泰安帝很注重民生,聞訊很是高興。這意味著一名織工能在相同的時間里干出以前幾倍的活計,百姓會因此而受益匪淺,是好事啊;
而且,薛淞還道,既然這是他奉獻給朝廷的,那制造紡織機就應該讓朝廷得利,不許他人竊取才是。他建議朝廷下令,這織機只準許工部的工坊制造,考慮到工部的工坊生產力不足,也可以收取費用,把這制造權發給各地的商家,準許在他們的工坊里制造,朝廷則負責監管質量。
他還貼心地表示,內務府也應該與工部進行合作,享受同樣的權利。額,這可是關系到皇上私庫的進益,掌管內務府的忠順親王對此是大加贊同。
于公于私,泰安帝都覺得薛家父子的行為無私仁厚,利國利民,讓人感動。
忠順親王也為了薛家說好話,泰安帝越發覺得該給予薛家獎賞,以酬其功,也好向眾人表示對忠心有能力的臣子,朝廷是不會虧待的。
薛淞已經是伯爵了,侯爵便是超品爵位,泰安帝不準備輕授。他與忠順商議了一番,薛淞在戶部郎中的職位上也做了不少年,政績一向不錯。戶部一位侍郎也快到了致仕的年紀,到時就讓薛淞當戶部侍郎吧,他是勝任這個官職的。
不過,那也要等個一年半載的,眼下,朝廷的恩惠先就施在薛虬身上吧。這新式紡織機本就是以他們父子的名義一同獻上的,無論誰功大功小,肉都是爛在一口鍋里的。哪怕是薛淞的用意是提攜兒子,這也是一片父母之心啊
薛虬是三甲進士,按例進入工部后,應該先從主事做起,泰安帝大筆一揮,頒下旨意,大大表彰了薛家父子一番,獎賞了薛家不少金銀財物、還有兩處田莊,宮中皇后也特地給方氏發下了賞賜。
另外,薛虬授官,被派往工部,人盡其才,一開始的官職便是員外郎。這是對薛家獻上織機的獎勵,也是對其能力的肯定,旁人也只能是嘖嘖稱羨。
薛虬正式來工部上任的那一日,有一人在遠處地默默地注視著。
那青年之前就在工部觀政過,此刻正與熟人談笑風生,神采飛揚。
賈政恍惚之間,忽然想起了當年的自己,勛貴出身,沒有功名,因恩蔭而得官,眾人對他都是一付客氣而冷淡的態度,他從來不能融入到同僚之中。
自己勤懇熬了半世,也不過才堪堪混到員外郎的官位,與薛虬齊平,這讓他情何以堪想起曾經顯赫一時的賈家,如今落魄之勢無從挽救,自己膝下兩個兒子都渾渾噩噩地,完全不能支撐起家業,與眼前的青年不可同日而語。
賈政疲憊地闔上雙目,唯有黯然嘆息
薛家的日子平靜而溫馨,一晃大半年就過去。
薛虬在工部如魚得水,與同僚相處得甚好;
薛舒辰也寄了信來,她挺適應東南的生活,那里的風俗也不像京城那么規矩嚴格,柳湘蓮對她極好,給了她愛護和自由,沒有公婆拘束,物質也很豐足,她覺著和做姑娘時一樣自在。信中還報了喜訊,她有了身孕。這封信來之前,恰巧孫雅蘭也懷上了。
雙喜臨門,方氏高興地打點出了兩份補品、衣物等,催著讓人送一份到東南去。
這時,宮中傳來一個消息,太上皇中風臥床,不能說話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