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要緊的是,林家得到了泰安帝的嘉獎,林黛玉是被恩賞的鄉君身份,若是賈家有事,朝廷總會多少看在這一層份上的,至少可以庇護住了寶玉。以林家人的品性,也要避諱顧忌著臉面和名聲,無論賈家是興旺還是衰敗,她們也不會讓寶玉在林家受委屈的
史夫人壓著心中的激動,此事不能貿然就提出,總得鋪墊一下。于是,她和宋先生和林老姑母討論起了林黛玉及笄之事,雖然還沒有除孝,不能大辦,但總得有個儀式,才不委屈了孩子啊
幾人認真地討論著各種細節,史夫人做了多年國公夫人,那經驗和見識都不凡,也給出了些得體的建議,一時間,氣氛頗為融洽。
史夫人道,等及笄那日,她會帶著賈家人前來,給林家助個陣,免得看著孤零零的,不成樣子,這儀式還是她來主持的好。
史夫人既然主動提出了,宋先生和林老姑母也不好反對,史夫人是林黛玉的外祖母,又是國公夫人,她當主賓是名正言順的。
至于贊者,史夫人本來還想讓賈探春來擔任的,一來給賈探春增加點體面露臉的機會,也乘機讓探春與林黛玉親香親香,等日后熟絡起來,探春也好給賈家說好話,讓林黛玉對賈家生出好感來。
誰知,剛略露了些口風,宋先生便機警地覺察到了史夫人的用意。
“老太君,這贊者地位重要,我琢磨著,須得給黛玉找一位才德出色,有福氣的大家小姐來做。”宋先生莞爾一笑“因此,我與姑母便請了如海交情不錯的同年徐侍郎家中的嫡次女,她素有令名,定下的婚事也是極好的,希望黛玉也能沾沾她的福氣”
被委婉地回絕了,史夫人只得遺憾作罷。
等史夫人離開后,講究規矩的林老姑母不禁吐槽起來“那賈探春是二房庶女吧,還是個奴婢生的庶女。這賈家老太太也真是不顧忌,黛玉及笄何等重要,怎能讓這樣身份的姑娘來當贊者,再是親戚也不成的”
“不過,侄媳婦,你幾時和徐家說好了的,這幾日我也沒見你出門啊”她好奇地問宋先生道。
宋先生喝了口茶,悠悠地道“無妨,我今天就去說。”
“你啊,嗯,這樣甚好”
轉眼間,就到了黛玉及笄之日。因還未出孝,黛玉的及笄禮并未大辦,但來賓檔次也不低。大半是林如海身前的同僚、同年們的家眷,如今都是誥命夫人了,還帶來了她們的嫡出女兒,與林黛玉結識。在一眾清貴文臣的姑娘中,身為日落西山的武勛家庶出的賈探春,便顯得頗為尷尬。好在,她才貌、氣度還不凡,并未太露怯。
徐侍郎家的姑娘作為贊者,協助著正賓史夫人,順利地完成了及笄儀式。林黛玉及笄用的發簪是史夫人贈送的,那是她珍藏的一件私房首飾嵌寶石鳳凰挑心累絲金發簪,非常華美名貴。
林家人謝過了史夫人的盛情,宋先生卻覺著這發簪與林黛玉清靈脫俗的氣質并不太配,只低頭微微一笑。
如果真的上心,怎么也能探詢一下黛玉的喜好秉性,而不是只顧著禮物的體面與否,來顯耀自家的富貴,把疼愛外孫女顯示給旁人看罷了。
等及笄儀式結束之后,林家請史夫人在小花廳里休息飲茶。史夫人終于忍不住,吐露出了自己的心思。
“唉,當年敏兒及笄的一幕如在眼前,如今卻是天人相隔,老身白發人送黑發人啊”史夫人說著,眼中含淚“今天看著玉兒及笄,就讓我想起她的母親
此話讓林黛玉頗為動容,史夫人見狀,又繼續道“玉兒和她母親簡直是一個模子脫出來的,我見著她,就仿佛敏兒還在世上一般,慰我心中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