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薛淞心中很清明,尤三姐那里是說不通的。她恨極了王熙鳳,決意為姐姐報仇,哪里肯因為幾句勸說就此收手而且,這個年代,父債子償人們視為天經地義的,那母親造下的罪孽,報應在女兒身上,不是正常的么
王熙鳳心地狠辣,磋磨死了溫順的尤二姐,也沒有顧忌著尤氏一絲半點兒的臉面,尤氏心中只怕也是極恨的邢夫會人那么快被說動,簽下了巧姐兒的賣身契那么順利,想來尤氏也是在其中推波助瀾,出力不小的吧
“這做人啊,富貴時也該寬厚平和些,給自己和子孫留些余慶才好”方氏感慨道“幸好當日王熙鳳一念善待了劉姥姥,劉姥姥也是個知恩圖報的,巧姐兒這才有了一線生機尤三姐就是想置巧姐兒于死地啊,也著實狠了些”
“本以為有了薛家和林家那些銀子,賈家人就會安生過活呢。在京城里,幾十兩銀子,也夠平民百姓過一年的了,實在是貪心不足幾輩子的勛貴人家,這剛剛一落魄,就顯出了不堪的本性,還是老爺有眼光,一直遠著她們。我聽素心提起過,說當時賈老太君一再去信要接黛玉來養在膝下,林大人起先也是有些猶豫的,但后來見著老爺對賈家避之不及的態度,心中就生出疑慮來,細細思量打聽后,才定下了主意來。”
方氏為林黛玉覺著慶幸“如果林大人當初決定錯了,黛玉被送進了賈家,等她成了孤女,那不等于羊入虎口了么,還不被吃干抹凈,懷璧之罪,還不知落得什么下場了呢”
什么下場,原書中含恨凄涼早逝還算幸運的了
“其實這樣也好”薛淞自言自語地道,見方氏有些不解,他笑了一笑,含混了過去。
巧姐兒依舊被賣了,情節卻與原書有些出入,狠舅奸兄,如今奸兄換成了黑心的祖母。
如果沒發生這樣的事,哪怕邢夫人再如何虐待巧姐兒,那也是她的家事,旁人如何能管得么就是薛淞,也沒心思去拯救的,他又不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王熙鳳對邢夫人一向是看不起得緊,也沒有把她當做婆母對待,指望著邢夫人以德報怨么
但奴婢一旦被賣了后,與自己的父母家人就再沒關系了,主人可以支配她的一切。巧姐兒只要被救下,那日后邢夫人就再也不能主宰她的命運了,真是禍兮,福之所伏
錢參將奉上司高節度使之命進京辦事,這是一樁肥差,錢參將喜滋滋的,不敢耽誤,立刻就讓繼室尤三姐給他打點行李,他即日就要趕去京城。
尤三姐前幾日收到了京城的來信,知道了賈家的變故,正在稱意歡喜之際,聽到錢參將的吩咐,頓時心中冒出一個念頭來。
她以思念母親,要去看望大姐的理由,哄著錢參將帶著她一同前往。尤三姐美貌潑辣,風情誘人,錢參將對她挺寵愛的,自然就答應了她的請求。
駐守之地哪里及得上京城繁華,錢參將為了前程,要在京城里搜羅些珍奇的好東西孝敬高節度使。知道上司的愛好,錢參將本來想讓牙婆去淘摸些貧民家賣身的漂亮小姑娘,尤三姐主動攬過此事,表示她有門路,不如尋敗落了的勛貴人家的美貌女孩子。
哦,是哪家的錢參將來了興趣。
賈家的,一門雙公的賈家,赫赫揚揚了數十年的勛貴啊,宮里賢德妃的母家,還不夠有面子么我那大姐姐原先就是寧國府的當家主母呢,可惜啊,她那丈夫和賈家的男人都被流放了,脫毛的鳳凰不如雞,女眷們要想好好過日子,也顧不上什么面子了
哼,你怕什么呢,前朝宋徽宗的時候,原先那些高高在上的公主、妃子們,不也要在金人的手上為奴為婢,比都不如呢,何況不過是早就落魄了的破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