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罷了,趙舉人和林黛玉對功名利祿也并不特別在意,之所以要有個官身,是為了名聲好聽體面,也是給家里一種保障。
趙舉人本在書畫上頗有天賦,在宗人府時與宗室貴人們時有接觸,他的書畫才能得到他們的欣賞和推薦,在京城里漸漸有了名聲。一個書畫名家,還有舉人的功名,足以被看做是清貴士人,得到士林的認可了。
這些年來趙舉人的書畫得到的潤筆銀子豐厚,林黛玉也在宋先生和方氏的指點下把家業打理得不錯,兩人的日子很是寬裕自在。半年前,林老姑母病逝,宋先生送她的靈柩歸鄉,不然今日必要來的。
林黛玉與趙舉人生了一兒一女,兩人非常愛惜,孩子也被教養得很好。有時午夜夢回,林黛玉想起舊事時,也會生出一絲惆悵,但轉眼看著身邊安睡的丈夫,一顆心就慢慢沉靜下來了。
薛淞不眷念權位,淡泊名利,這種知進退的態度讓泰安帝很滿意。他挽留了兩次,見薛淞態度堅定,便也準了,而且發下了不少賞賜,還給薛淞升了一級虛銜官職。
聽忠順親王說起薛淞的打算后,泰安帝還給了薛淞一項恩典,就是日后他出游時,允許他還像在職時一樣,無償乘坐官府的車馬、船只。
薛淞感激了泰安帝的好意,但他也表示,為了安全和便利,他會用官府的交通工具,但他堅持會照價付錢的。這態度也讓泰安帝很滿意。
薛家需要占朝廷這點便宜么,名聲最要緊啊
準備了個把月后,薛淞和方氏帶著十個仆人,在京城的港口登上一艘官船,與薛虬夫妻依依惜別,開始了晚年的愉快游歷。
世界那么大,他終于有時間和心情去看看了。
薛淞立在船頭的甲板上回味著來到異世,為了生存和拯救家族而不敢松懈的半生奮斗,不禁感慨萬千。
西風颯颯清朗,天空碧清浩闊,波光粼粼的江水在夕陽下閃爍著光華,這晚秋的景色讓人心神俱醉。
薛淞在千百年前的美好黃昏里展目遠眺,笑容燦爛,千鈞的重擔終于卸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