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一旁的尤小惠憤憤不平地為姐姐抱不平“嫁給這樣的男人,可不得受一輩子苦么只恨我親爹糊涂,不拿姐姐的終身當回事,胡亂許下這門婚事換了是我,寧可剪了頭發去做姑子,也不肯答應的”
她忽然想到一樁事,對黃娟道“阿娘,不如以后你給我立個女戶吧。我聽說江南有很多女子就辦了女戶,自己紡織、刺繡,都能養活自己。咱們家的生意我和姐姐管著,又不用靠男人過活的。就是成婚,那也是我當家做主,不受委屈”
“這件事以后再說吧。”黃娟想了一下書中尤三姐與柳湘蓮的那段孽緣,思索著要是這樣,那真不如就給她立個女戶算了,哪怕一輩子不嫁人,那也總比丟了性命強吧。雖然這輩子她的命運不會再是如此的,但這樁事總沉在黃娟心中,讓她不能安定的。與尤氏姐妹相處了幾年,黃娟對她們都生出了感情,真心希望她們能一生平安幸福的。
“放心,我不會答應這門婚事的”黃娟安慰尤靈靜道“那張華絕不是良配,但要想順利解除這婚約,也不能太著急,要仔細謀劃才是。否則,傳出去世人必定會抨擊尤家不守信義,于我們不利。”
是啊,嫌棄未婚夫家境敗落,進而悔婚,這是文中的經典橋段了。如果是文,下面該是大男主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邁語句,進而逆襲、打臉,讓那有眼無珠的女家后悔不已吧。
黃娟哂笑了一聲,但凡那張華有這樣的志氣和決斷,那這門親事她還真不挑剔了。這樣的男人,哪怕做不到出人頭地,至少也能承擔責任,給家人撐起一片天的。
但張華不是,他只是一個貪心的男人,而且還準備軟飯硬。在這個年代,這樣的男人,是最讓人看不起的存在。
張華聽著族姑傳來的話,心中也很失望,臉色很不好看。
那族姑看在眼中,覺得尤家沒有一口回絕,提出些要求也算合情合理,便也規勸道“華哥兒,尤太太并未在彩禮上爭論,只希望女婿能立起來,可見也是個疼女兒的。尤家只有兩個姑娘,日后那家私不都是要留給她們,不比那兒女眾多的官宦人家實惠么這樣的婚事,你可得珍惜,勤勉巴結些。依我看,你去族里找找長輩,求他們給你在內務府里走走人情,把你父親生前的差事接下來,這樣,也能給尤家交待過去了。”
至于讀書這一層,那族姑壓根就沒提,這更是沒有可能性。華哥兒小時候上過幾年私塾,但也不太用功,只識些字罷了。他的父母也不太在意,覺著既然張華不是讀書的料,那也不用強求,日后總也能在內務府謀個差事,便也衣食無憂了,那日子許多秀才也比不上的。至于考中舉人、進士,那讀書人中能有幾人,他們就不指望了。
誰能想到,他們命不好,先后都走了,張華失去了依仗,自己也不爭氣,把家產敗光了大半,還沾上許多不好的毛病。這樣的女婿,就是她也看不中啊
張華覺著有理,他備了些禮品,便去找族中老人和父親生前同僚,請他們幫忙,他想著自己也不求像父親一般做到大皇莊的管事,隨便補上個差事也不會太難的,這樣也好堵住尤家的嘴了。
誰知,結果讓他很失望,竟然沒人肯一口應承下他的請求,紛紛表示此事難辦。張家雖然是內務府世家,找個差事也是近水樓臺,占了很多便利,但如今也不比以前了。
內務府的子弟等著補差事的人很多,可謂是僧多粥少。現在在位的也不是寬仁的太上皇了,新帝信任的嫡親弟弟忠順親王執掌了內務府,為了幫著皇上節省開支,在內務府里頒布了新的規矩。
如今,要在內務府里尋個差事要難得多了。內務府世家出身的子弟雖然還有些特殊的待遇,可以找到里面的人推薦,但也要經過考核,要補缺須得會算數,要懂得稼穡農事,還要能與莊戶打好交道,這就要人情世故練達。
張華是什么樣的,大家都看在眼里,他能通過考核么大家心中都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