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知道賈家這艘大船早晚就要沉了,黃娟就要考慮給自己找出路了。她苦思了好幾日,心中焦慮,心事重重的樣子,連尤氏姐妹都覺察出來了。
“阿娘,你為什么不高興。家里的營生一直經營得挺好的,姐姐的事情也解決了,還有什么要發愁的呢”尤小惠不解地問黃娟。
黃娟不好對尤小惠說出實情,只笑著打岔過去“阿娘是想著你們都大了,婚事就要相看起來了,因此在思慮呢。”
尤小惠扭了扭頭,撒嬌道“阿娘,你要給我相看郎君,那也得我自己中意才成啊要像張華那樣人品的,哪怕家里再富貴,我也是不肯嫁的的”
“好,阿娘不是那被富貴迷了心的,也不會獨斷專行,會仔細挑選,你們總會相信我的眼光吧。”黃娟想起尤氏姐妹的性情,此刻兩人之中,她反而更擔心尤小惠。
尤靈靜性子軟和,是這個時代仁喜歡的美貌溫柔女子,她自己并無多少好強之心,喜歡富貴舒適的生活。她雖然經常在工坊幫忙,對配制香水有興趣,也是因為知道這營生對家里重要,尤家能重新興起,全是從此而來,不能怠慢了。阿娘一人支撐太過辛苦,她們姐妹要為阿娘分憂的。
給她挑選夫君,需要考慮的是門第和人才要不錯,性子要寬和些,家庭簡單,能支撐門楣,給家人優裕的條件。只要這些能滿足,尤靈靜就能安天樂命,一生和丈夫過得和和美美的。她其實很難真正動心,動情,哪怕盲婚啞嫁,對她來說,那也不是個事兒,只要各方面都過得去,其實哪個男子做丈夫,她也覺著沒有什么區別的。
就像原書中的尤二姐,她選中賈璉,那也是看中了賈璉榮國府繼承人的身份,不久就會扶正的誘惑和賈璉給她的優裕物質條件,當然,賈璉本人形貌讓她滿意,也是原因之一。但如果是賈珍或是其他的貴人要迎娶呢,尤二姐權衡之后,只怕也會欣然應允的。她并沒有非君不可的意思。
這與現代社會很多相親的女孩子想法挺接近的,尤二姐是隨遇而安的,最后自盡也是母親和妹妹都死了,無親無故,賈璉又變心了,受不了王熙鳳的磋磨,才覺著生無可戀,尋了解脫。相比起來,尤三姐可比尤二姐要戀愛腦多了,死磕柳湘蓮,完全想不開。
所以,黃娟便時常對她們說些在這個年代離經叛道的話天涯何處無芳草,不必把自己困死在一段情感之中,心胸目光要開闊些,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天下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要是為了一個男人要死要活的,才是愚蠢
如果自己能立起來,哪怕一個人生活,也能過得一生富裕自在,比遇人不淑,被夫家磋磨,輕視虧待好得多了
那些女德、女則的書,老師教了,你們自己看看也罷了,真的信了,那才是愚蠢。那些三從四德的女子,未必就能得到善果;但沒有實力,卻離經叛道的,下場也不會好原書中的尤氏姐妹,如果活在開明些的時代,比如唐宋時期,她們或者還不至于落得那么凄慘的下場,這個朝代雖然不是明清,但是對女性的束縛,也比前朝嚴格了不少。尤家又不是顯赫得可以超越社會規則之上的權貴之家,尤氏姐妹可沒有放縱的資格
這些話,不一定她們都能聽得進,但耳濡目染的,總能起些效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