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子覺著我母親改嫁了,就是傷風敗俗,不是好女人了可是漢朝武帝的母親王太后,前朝劉娥劉皇后,可都是再嫁的女子,不都是母儀天下,萬人敬仰的柳公子也看不上她們,覺著這些女子不配做皇后、太后,葬在皇陵中,您不如寫幾篇文章大罵她們一頓可好”
“你也是大家公子出身,怎么卻聽信小廝下人的言語,無端壞人名聲張家那門婚事,是我親生父親給姐姐定下的娃娃親,但那原是看著張家老爺口碑不錯,家中人口簡單,想著那張華受父母親教誨,日后品格也不會差,圖的是姐姐嫁到張家不會受委屈。誰知,人算不如天算,張家老爺、太太先后去世,張華無人管束,眠花宿柳,賭錢玩樂,全不成器,把家中家業敗了大半。他著緊要娶我姐姐,也是為了貪我姐姐的嫁妝,還妄圖窺覬我尤家的家業,半點沒有誠心”
“我母親可沒有背信棄義,她說兩人年紀還小,只要張華去謀個差事,或者肯到書院專心讀書,看到他上進之意,再談論婚事。這要求難道不該么,哪家男人不要撐門頂戶,養家糊口”
“可張華全沒努力去做,欺負尤家沒有子嗣,一心想著仗著這婚事吞沒我尤家的財產。他吃喝嫖賭,欠下了賭債、花帳將近三千兩銀子,被人追債,怕被打死,竟然讓債主來找我母親要錢還債。我母親對這樣的東西是再不報希望了,看在與張家以前的交情上,答應幫他還債,救他一命,條件就是張華必須寫下退親書,兩家再無瓜葛”
“我母親說,哪怕讓我姐姐一輩子不嫁,也不能為了名聲讓這樣的混賬東西耽誤終身張華見我母親剛毅,脅迫不成,為了保命,只得答應了下來。這何來背信棄義,嫌貧愛富一說咱們尤家做營生是賺了些錢,但也不是大富之家,三千兩銀子,也是咬牙掏了家底的。如果我母親心狠一點,那不如坐視張華被人追債打死算了,人死了,婚約自然就作廢了”
“可恨就有這樣無恥無義,不知感恩的東西,眼見著自己的打算不成了,就捏造真相,敗壞女兒家的名聲,母親當初就不該心軟救了他的性命,合該讓他被人打死的”尤小惠恨聲道。
看著柳湘蓮,尤小惠又譏諷一笑:\可笑這天下的糊涂人也多,只聽著不著調小人的幾句胡言亂語,也不去想想那是什么樣的人散布的,不問青紅皂白的,就跟著罵起來了。這樣為虎作倀,委實可恨”
“我母親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你不知道一個人的品行如何,那就去查看一下他親近的朋友是怎樣的。為張華這樣的人抱不平,呵呵”
“柳公子對我母親很是不屑,可我母親立身堂堂正正,報效朝廷,給自己掙來了三品誥命,重振了尤家,還讓我姐妹倆衣食無憂,精心教養。我們雖無父親了,但母親為我們撐起了一片天來,我們有人疼愛依靠,也可以放手料理事業,比起許多父母雙全的姑娘還要幸運得多”
尤小惠越說越是氣憤,柳湘蓮如果只是說她和姐姐的不是,她還能在心里為他辯解是被人誤導了,但他詆毀母親,那就觸到了自己的底線。和官宦人家的女眷接觸多了,看到她們光鮮下面的苦澀,尤小惠深深感受到了黃娟對她們的好處,她們姐妹倆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多么值得人羨慕
“柳公子高高在上,對我們母女這樣不屑,想來也是家世高貴,前程似錦,萬人贊頌的人中龍鳳,我們母女出身平常,只不過有點小小作為,不被柳公子看在眼中,也是常理”細想起來,柳湘蓮的處境其實也尷尬得緊,本質上和張華都是破落子弟
尤小惠冷笑著說出這一句話,直直地戳中了柳湘蓮的心,他頓時臉色一白,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