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好吧,大家就這么過吧,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就做個伴吧。
如今家里是大尤氏當家做主,她儼然是昔日賈老太君的地位。一來是身份使然,她是賈蓉的母親;再有,如今家中都是靠著她過活呢
,胡氏后來和賈蓉生了一個兒子,有子萬事足,她和大尤氏共同珍重小心地養育著孩子。賈蓉這個丈夫,在她眼中,那并不重要了。
尤小惠去探望大尤氏的時候,大尤氏和她談起來,認為有個男丁才不會斷了香火,有個盼頭;但說到賈家的情形,又感嘆不已。
賈老太君熬了一年,去世了,之后,賈家分崩離散。賈環帶著趙姨娘出去另立門戶,賈寶玉卻離家出走了,絲毫沒有顧及著還在牢獄中的王夫人和流放的賈政。賈政流放結束返回京城,一個雪夜,賈寶玉來到他的船前與之拜別,而后隨著一僧一道在雪地里飄然遠去。
連一向厚道的大尤氏都罵了賈寶玉“生了這樣的兒子,真正是造孽啊,還不如無兒無女的來得清凈”
有賈寶玉比較著,連賈環都是好的了。賈政回來后,只得跟著賈環和趙姨娘過活。賈環雖然滿心埋怨,還是養著父親。只是,王夫人出獄后,在昔日看不上的庶子手下討生活,就很尷尬了。賈環又不做官,又不考功名的,哪在乎誰拿著孝道來壓制
這樣過了兩年,在眾人的冷淡下,王夫人就郁郁而終了。
尤小惠也不反對招贅,但卻一直找不到好些的招贅人選,這世上肯當贅婿的男人能是什么材料尤小惠覺著自己是金玉一般的人,心氣高傲得很,哪里肯屈就阿娘當年孤兒寡母,家資微薄,不也靠著自己開創下了那么大的家業來了么有沒有男人都沒什么關系
就這樣蹉跎了些青春華年,尤小惠也有二十好幾了,在這個年代,那是妥妥的老大年紀了,她也漸漸不去想這婚姻之事。她把精力都投在打理家業上,尤家姑娘厲害能干又多金,那是出了名的。
黃娟見尤小惠堅持不愿出嫁,意志堅定,便想著要為她打算長遠。自己這誥命身份可不是世襲的,尤小惠對朝廷沒有立功,日后可沒有臉面和情分可以依仗啊
苦思之后,黃娟試著指點估計工匠們試驗著做出了鏡子來,把這做法方子獻給朝廷,是以尤小惠的名義獻上去的,這給朝廷帶來了大筆財源,也給她帶來了很多好處。
皇上親筆留下墨寶表彰尤小惠,皇后懿旨賜下了大筆賞賜,內務府給了尤小惠一個世襲的皇商資格。尤小惠是女戶,朝廷沒法賞賜爵位,哪怕是個虛爵,但尤小惠得到的恩典也足夠自保了。
忠順親王安慰尤家,也不用灰心,如果尤小惠能生下子嗣,那朝廷就賞賜那孩子一個虛爵,長大了若成器,就優先給授官。
但那孩子從何而來尤小惠心中不忿,又覺著可惜,阿娘的一片苦心難道就要被白白浪費了鏡子制造,那是一筆多大的財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