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姥姥家住在衡陽下面的一座小城,離京城很遠,那里生活安逸,周圍環山伴水,民風也淳樸。等過了年,你就和阿娘動身走吧,阿娘會安排好的。”
尤家熱熱鬧鬧地過了新年。大尤氏來拜年的時候,黃娟悄悄地把這事告訴了她,還說出了自己的安排。
大尤氏很受震撼,自己這個妹妹可真是膽大妄為啊,傳出去可怎么得了
但她心中卻對尤小惠很生出幾分佩服,敢作敢為,活得不憋屈,不像自己,回想起來,半生過得似乎都很不值
心中惆悵了片刻,大尤氏很快就收拾好了心情,滿口應承了下來。自己一家人能在賈家傾覆之后,過得富裕平安,那不是因為黃娟的仁義和庇護么,她心中感激,一直想著回報一二的。
年后沒幾日,尤家就收到了來自湖南的一封急信,是舅老爺寄來的,說太太的老母親病倒了,看著挺嚴重的。老太太心心念念要見一見自己最疼愛的女兒和外孫女,他們擔心這是老太太最后的心愿了,為了不讓老母親抱憾離去,因此要妹妹立刻帶著外甥女兒回娘家探望
黃娟見著這信,當即急得不行,當著眾人的面就哭了一場,大家連忙勸慰。黃娟抹干眼淚之后,立刻喚來了尤小惠,吩咐她去安排航船、車馬、下人,收拾行李土儀等,她們娘倆要用最快的速度出發去見你外祖母。你姐姐尤靈靜已經嫁人,且也不在京城,那就不用去通知她了。
緊接著,黃娟又命人去請來了大尤氏。說她和尤小惠此次回去,路途遙遠,路上花費的時間不說了,還要在老太太膝下伺候,為之尋醫問藥。或許,還要料理喪事,一時半會之間,是回不來京城的。在她們不在京城的期間,尤家,特別是暗香生意就要勞煩大尤氏看著了。不過,她安慰大尤氏,那也不用擔心,家里的生意都上了正規,循例辦理就可以了,不用多勞神。她把秀草留下,這幾年暗香都是秀草輔助著尤小惠管著的,很有經驗,凡事都熟悉,必會料理得妥妥當當的實在有決定不了的,就傳信給她。
大尤氏答應了下來,第二日,便搬去了尤家。黃娟召來家中和產業里的管事,鄭重把印章、賬本交付給大尤氏和秀草,又認真告誡了眾人一番。
又過了兩天,黃娟便帶著尤小惠和幾位心腹下人,名正言順地離開了京城。大尤氏和秀草與她們依依惜別,囑咐了許多話。等到她們的客船的帆影消失在天際,了解內情的兩人對望了一眼,心中祈禱黃娟和尤小惠能得償所愿,順利歸來。
幾個月后,黃娟從衡陽寄來家信,說老太太見到女兒和外孫女,精神變好了些。她與老太太分離多年,不忍離開病著的母親,便暫且留下來。尤小惠也要跟著她為老太太盡孝道。她們因此一時不得回來,囑咐大尤氏和秀草好生打理著家業
黃娟和尤小惠這一去,便是一年多。等到她們回到京城時,兩人都神采飛揚。身后的下人手里還抱著一個小嬰孩,是個漂亮精神的小男孩。
黃娟告訴神情驚愕的尤家上下,那孩子是她在衡陽去寺廟祈福上香時撿到的棄嬰,主持大師知道尤小惠孤身未婚,又立了女戶,無意婚姻,說那孩子福澤深厚,與尤家很有緣分的,勸黃娟為尤小惠收養下來,日后也好有個依靠。
黃娟覺得有道理,便抱回了那孩子,給他取名尤晨陽,讓尤小惠收為養子,好生教養著,務必培養他成才,日后孝順母親,繼承尤家。
幾日后,黃娟便去官府給尤晨陽上了尤家的戶籍,從此,尤晨陽便是尤小惠名正言順的兒子了。至于背后有沒有人會議論尤晨陽的身世,黃娟也不在乎。
哼哼,既然官府肯承認,尤家幾個主子又都認可了,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尤家的地盤,她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