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放了鄭陽和王嬤嬤兩家人的身契,當然是不會要他們的贖身銀子,還私下額外賞賜了每人五百兩銀子。都是有功之人啊,沒有王嬤嬤揭發賈家的行徑,林如海還會被蒙在鼓里,糊里糊涂地拱手把林黛玉和林家產業送給賈家了;而沒有鄭陽舉薦靈藥,林如海也支撐不到完成嗣子過繼,徒留遺憾,都不能瞑目。
告訴他們這消息時,卻看出兩人流露出擔心被賈家報復的顧慮來。林如海不禁心驚,是啊,他們不過是奴才,如何能抵抗賈家的勢力呢
想著人之將死,還是做些好事,讓人們記著自己的功德,遺澤林家吧。于是,林如海索性宣布,下人們如果想要自由身的,林家都會同意,不但無償地發還他們的身契,每人再至少賞賜十兩銀子,大家主仆一場,好聚好散。有還愿意待在林家的,一切待遇不變。這樣,王嬤嬤和鄭陽混雜其中,就不顯眼了
一切安排妥當后,林如海心思的了結,一口氣松了下來,就再也支撐不住。終于一日,在眾人的哭泣聲中,帶著不舍和遺憾永遠地闔上了雙眼。
林如海死了,嗣子由前兩日下人們口中的少爺立刻升級成為大爺了。他作為林家唯一的兒子,當仁不讓地操辦起林如海的后事來。林家下人也算本分的,又很知趣,哪里會和自己未來的主子作對。因此,盡管來到林府沒幾日,在老管家的輔佐下,林如海的后事還是操辦得很順利。
賈璉把這情形看在眼中,雖是心中也不太自在,但大局已定,也是無可奈何了。他生性圓滑,在這種情況下,也不想平白地再和林家嗣子結怨了。
嗣子的行為得到了眾人的贊許,在林家也站穩了腳跟。林黛玉身體嬌弱,除了哭泣,連守靈也支撐不了多久,更幫不上什么忙。而且她離家也好幾年了,下人們對她并不親近,在這樣明顯的對比下,下人們對嗣子更加信服,為了自己的前程,也紛紛向嗣子殷勤示好。
林黛玉立刻就敏感地覺察到了這種變化,她心中越發覺得悲憤,自己孤孤單單,無人關切,所有心里的話只能向唯一的貼心人紫鵑傾訴。
王嬤嬤回到揚州,就再沒有與她相見。賈家的那些壞話,也是王嬤嬤說的吧因為她的偏見,才有了父親過繼嗣子之舉。自己的乳母,竟然一點不為自己考慮,林黛玉也不拿她當做親近人了。
鄭陽一家成了自由人,但為了顯示不忘故主,也免不了要去林如海靈前叩頭祭拜。雪雁特地去看望了林黛玉,也是要與她做辭別。以后,她與林黛玉就沒多少見面的機會了,她們一家要開始自己的新生活了。
林黛玉還是一付淚目楚楚的模樣,與她說話間,自傷自蹉,感嘆自己在林家是個外人了,下人們都趨炎附勢,上趕著巴結新主子去了;父親只顧著林家香火,渾然不顧自己的處境;這些日子她在林家過得凄涼,想念在京城時的生活
雪雁嘆息著勸慰了幾句,心中卻很是無語。
既然有位嗣兄已經是注定了的事,那最明智的做法難道不是與之努力好好相處么眼下來看,你嗣兄對你還不錯啊,衣食住行,樣樣都是最上等的,比自己的都要盡心。不管他對你是不是真情,哪怕是做給別人看的呢,你只要能保證得到實利,不就行了你們才相識不久,怎么能要求人家驟然就對你情深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