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陽理解不了他們為什么甘心為奴,他們也理解不了鄭陽放著自己要被提拔為大管事,女兒又是姑娘貼身大丫鬟的好日子不過,一門心思地要出去飛鳥和魚,本就不能相通
鄭陽這幾年在揚州,也很注意和各方面交際,結下了不少交情。他開始經營自己的生計了。
他的宅子里,收拾出了一間很大,設備很齊整的廚房,打掃得很干凈。他還是要做自己的老本行餐飲,但他眼下銀子不是很多,不敢一下子就投入,也沒那么大本錢辦個酒樓;開個小食鋪吧,利潤不高,也太累了。鄭陽一個人還忙不過來,勢必還要讓錢氏和雪雁幫忙,讓她們也不得安逸。想想還是算了
最后,鄭陽決定還是做點心吧。后世很多點心,此時還沒有出現,比如薩其馬、豌豆黃等,還有北方和東南各種特色點心,因為地域的限制,在江南也沒有流轉開來;西點在這里也是很稀罕的,他可以用牛奶熬出奶油做奶油蛋糕、泡芙、蛋撻等。賈家的精致糕點,雪雁也可以做的。
錢氏和雪雁打下手,鄭陽做出第一批點心,送到揚州城有名的酒樓。開始,拼著虧些成本,不拿來賣錢,讓酒樓作為贈品送給食客們品嘗。這些食客,是很有消費能力的高檔客人,只要入了他們的眼,籠住了他們的胃,就不用愁生意和銀錢了。有錢人,他們只要東西美味高檔,足夠體面,是不會在意價錢高一些的。
鄭陽家做的點心,真材實料,美味又新奇,再加上他掌管巡鹽御史林大人家的餐食的資歷,在揚州城里就漸漸有了名聲。各酒樓紛紛開始向他訂貨。
鄭陽十分注重點心的質量,堅持用最好的原料,做出的點心品質就很過硬。這樣,就形成了個良性循環。生意興隆,一家人忙不過來,還雇了兩個干活麻利的女子來幫忙。
后來,隨著生意進一步發展,鄭陽就不滿足自家的點心只在酒樓里售賣了。他算了算手中的銀錢,在揚州熱鬧的地段租下了一間門面來。好東西要保持身價,鄭陽懂得饑餓營銷,每日里的點心都是限量制作的,賣完了就不再做了。這樣,反而讓他家點心更加出名。
鄭陽給他家的點心取名為稻香村,他做了一回文抄公,橫豎這個世界還沒后世這家有名的點心鋪子呢。
稻香村原本只有一家店面,在后面的幾年里,慢慢地擴展成了三家,分別開在城南、城北和城中。每家店鋪,根據顧客群體的不同,差異經營。比如,城中的店鋪里,在熱鬧地段,高檔的點心酒比較多,城南居住的多是百姓,供應的多是大眾些的糕點。富貴人家,還可以預定點心送上門,包裝的食盒都是特別訂制的,非常雅致精美,讓客人覺得很有面子。
鄭陽也不是多么有野心的人,生意不錯,手中也豐足了,對生活便很滿意。眼看著在自己宅子廚房里做點心,那地方就不夠用了。搬家吧,又舍不得自己一家親自打理的宅子,伴隨著他們的新生活啊,住得有感情了嘛。正發愁時,聽說鄰居有意另外尋個好房子,便和與之商議,出高價把他家的房子買了下來,用來建個大作坊,這樣生活和工作都很方便。
逢年過節,鄭陽也記著往林家送節禮和自己做的精致點心,這讓大家對他的印象更好了些。誰會不喜歡和一個仁義、不忘本的人打交道呢
他們一家也因此聽說了林家的許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