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豐和顧饒兩兄弟,去山里打獵、撿柴火,忙了一天。
傍晚回到家,卻發現家沒了地也賣了。
他們全家要搬去縣城的南郊去住。
顧豐顧饒什么情況
尤其是顧豐,他可是家里的長子,是未來的頂梁柱。
爹娘做出這般重大的決定,即便不和他商量,好歹也要告訴一聲啊。
“狗兒,你傻愣著干啥還不趕緊收拾東西哼,呆頭呆腦的,還不如你媳婦”
趙氏現在看李秀娘是愈發順眼了。
作為婆婆,趙氏天然的想要挑剔李秀娘這個兒媳婦。
過去的三年里,她也確實像個“惡婆婆”。
但,李秀娘非常能干,還特別疼愛乖寶。
今天的李秀娘,更是處處都讓趙氏滿意。
先是給乖寶找了個貴人師傅,接著又得了貴人的看中,給家里弄了個下金蛋的鋪子。
李秀娘作為嫂子,還主動提出要供小叔子讀書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全都讓趙氏歡喜不已。
趙氏不是個多么良善的人,可也不是壞人。
她這人還特別護短,只要是自己認定的家人,她就會全身心的照顧。
過了今天,趙氏徹底將李秀娘當成了自家人。
這會兒看到自家呆呆木木的大兒子,趙氏忽然覺得這小子有點兒配不上秀娘啊
這可不行
趙氏骨子里到底還是自私的,知道自己兒子配不上兒媳婦,她不會無私的放兒媳婦走。
要知道,李秀娘是童養媳,她跟顧豐還沒有圓房。
若是趙氏足夠良善、大度,確定小兩口不相配,就會改口認李秀娘當養女,然后再給兒子娶個更合適的兒媳婦。
趙氏確實把李秀娘當成了自家人,但在她心里,自己的親兒子更重要。
所以,她會想方設法的讓兒子上進。
嘖,這么好的兒媳婦,可不能給弄丟了
顧家搬到了青風觀附近的村子,很快生活就步入了正軌。
李秀娘的食鋪開業了,她手藝好,人也干凈,生意非常好。
趙氏和顧大海都跑去給兒媳婦幫忙。
趙氏在后廚,而顧大海利用自己的打獵手藝,給食鋪弄到了不少新鮮食材。
只半個月的功夫,就賺了二兩銀子。
二兩啊,這可是他們過去一年的收入呢。
賺到了錢,顧家上下便都有了底氣。
李秀娘遵守自己的許諾,將小叔子顧饒送去了私塾。
顧傾城白天在青風觀跟著清妙真人讀書、撫琴、學醫,晚上回家睡覺。
小丫頭的日子過得很是充實。
她雖然沒像李秀娘期盼的那般“開竅”,卻也沒有變得更傻。
至少清妙真人并沒有嫌棄這個徒兒太笨。
相反,清妙真人仿佛發現了“新大陸”,對顧傾城十分感興趣。
一本三字經教了十多天,顧傾城背三句忘兩句,總是不能背下來。
清妙真人也不惱,繼續耐心的教授著。
有時候,趙氏和李秀娘都覺得不好意思。
清妙真人卻笑得溫和,“不急,慢慢來傾城還小呢”
她本就是個悲憫的人。
且因著曾經的經歷,她如今的心境已經達到了超凡脫俗的地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哪怕是自己的生老病死,估計也很難讓她動容。
顧傾城只是反應遲鈍,但小家伙長得真的好看。
特別是那雙眼睛,干凈,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