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為民對宋希說道,“缺的幾扇木門,木工正在趕工,等晚稻收割之后,應該能安好,到時候教室就能使用了。”
周義很快就回來了,并且還帶著周平他們三個,之后四個人一起修整院子里的地。
人多力量大,很快就將院子里的地分成一塊塊菜畦。
過了一會兒,便有人帶孩子過來報名了。
是徐云英和她的三個孩子。
宋希知道,徐云英一定會送孩子過來讀書的,從她不怕離婚不怕流言蜚語不怕辛苦就可以看的出來。
但凡孩子有出頭的機會,她都不可能放棄的。
雖然不是每一個讀書的人都有出頭的機會,但是讀書卻有很多的好處,至少能讓一個人知道更廣闊的世界,知道更有趣的事情。
“云英嬸子,你們這么早就過來報名啊,三個孩子長得真好,快來辦公室,我給你們登記。”宋希從隨身攜帶的布袋子里拿出自制的花名冊和鉛筆,招呼他們進第二間屋子。
第二間屋子是辦公室,里面擺放了一張桌椅,顯然是不夠用的,其他的桌椅應該還在趕工當中。
宋希坐在桌子后面,拿起鉛筆,抬頭看向面前的人。
徐云英將大兒子拉了過來,用公事公辦的語氣說道,“宋希老師,這是我大兒子,徐冰,今年十五歲了,這個時候送來讀書,還是可以的吧”
宋希自然也知道,徐云英這是不想讓外人知道她們私下里關系好,免得村里人亂說。
畢竟村里人都沒讀過書,可不是都那么明事理的。
“只要自己愿意,多大年紀來讀書寫字都是可以的,畢竟活到老學到老嘛”
宋希在花名冊上登記徐冰的個人資料,姓名、年齡、性別。
至于其他的就沒有過問那么多了,畢竟以后天天見面,可以慢慢了解。
宋希依次為徐云英的三個孩子登記,大兒子徐冰今年十五歲,二兒子徐清十三歲,小女兒徐玉潔十歲。
登記完之后,宋希告訴他們,全部的學生都從一年級學起。
只要兩門功課都能考到八十分以上,就升二年級。
速度可以快一點,不用像公社的小學一樣,必須一年一年慢慢的升。
有些孩子年紀大,可以早點培養出來,早點送進高中讀書。
到時候畢業了,或許可以在城里分配一個工作。
若是成績極好,或許能被推薦上工農兵大學。
就算是推薦的,但是含金量也是極高的,讀出來了,那可就是人人羨慕的存在了。
徐云英見三個孩子都成功的報了名,臉上流露出放松的笑容來。
宋希想了想便說道,“十二月一號早上九點開始上課,希望大家能夠準時到達這里,不要遲到,知道了嗎”
宋希也知道,農村里的孩子都要幫家里干家務,自然不能像城里孩子那樣什么都不用管七八點就可以去學校,所以她就把時間定在九點。
至于為何把開學日期定在十二月一號,那是因為過兩天就要收割晚稻了。
到時候還要脫粒、晾曬,還要交公糧,事情還挺多的。
再加上周義說了收割晚稻后辦個酒席,那也需要時間。
還不如把開學日期往后推遲一點,這樣做什么都不用著急忙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