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過會發泄總比憋在心里強,剛剛呼延玦有幾句話還是說盡心里了。”褚聞謙笑著說道。
“回去寫信吧,讓明心來京城。”陳秀顏探頭出來催促,然后一馬當先,馬車先走了。
承平王、陶老和褚聞謙忙上馬的上馬,進馬車的進馬車,跟上去了。
信直接讓人送去,順便帶上要送去太原府的東西,褚聞謙還讓兩個暗衛跟著一起去,這樣才能保障駱明心進京路上的安全。
接下去的日子,陳秀顏沒有心思再管別的事,心里急著想見到駱明心,但沒有一兩個月是不可能見到的,所以就把時間投入到研究輔食上,給自己找點事做就不會想起那讓人心揪的事。
皇上在十月初五這日趁著夜色再次來了晉王府,袁太妃送上來遲到的生辰禮,皇上高興的當即換上新衣,母子倆訴了一陣衷腸。
“皇上真打算讓明心嫁去韃靼”袁太妃這幾日不是沒看到陳秀顏的煩躁和時常心不在焉,更何況明心是她看著長大的,一想到這么小的姑娘要嫁去外邦,她也不舍得。
“韃靼王應該不會答應的。”皇上依舊這般認為,“就算答應對我們來說也是好事。”
袁太妃心里一嘆,對褚國來說是好事,站在國家的層面來說是這樣,但于私袁太妃知道皇上對駱明心沒有任何情感,哎
“駱家門第低,駱明心能嫁給呼延玦那可是高嫁,如果親事能定,朕封她一個郡君的封號,也算是讓駱家改換門第了。”皇上說道,“這也是看在母親在駱家塘村這些年,他們駱家人對您關心照顧的回報。”
袁太妃點了點頭,“皇上費心了。”
這事袁太妃也知道只要是呼延玦的問題,他提出的求娶意思,皇上拒絕也不是同意也不成,為今之計也只有盼著韃靼王和安寧公主不要同意了。
等皇上走后,袁太妃把皇上的打算跟陳秀顏說了,有個郡君的封號對明心來說是好事。
“袁嬸您別費心了,我現在也想明白了,這種事我們沒有發言權,能做的就是給明心做好強大的后盾。”陳秀顏這幾天也有自己的分析,“明心畢竟是晉王府的,只要太原府一直是晉王的封地,韃靼人對明心就會有忌憚,真出了什么事,咱們這么近。”
“而且我想好了,如果這門親真成了,我要親自送明心嫁去韃靼,好好看一看那兒,也摸摸路,以后再去也方便。”
袁太妃見狀也就不多加規勸了,順其自然就是了。
接下去的日子陳秀顏忙著從承平王還有夏公公身邊打探韃靼的消息,例如飲食、風土人情、居住環境、生活習慣等等。
陳秀顏特地準備了一份冊子進行整理,分門別類記錄好,等該做的都做好了,陳秀顏才放開這事,開始準備府里今年的冬衣。
農歷十月十五,京城迎來了今冬的第一場雪,陳秀顏看著天氣想著去太原府的人也該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