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是n,不是七,因為這波“沒有那個必要”的次數可太多了。
不著急,一個個來說。
最開始,尼德霍格的獵兵因為勝利在望,心情不錯,反觀紫之獵兵卻是心情惡劣,只能強撐。
但學生們一登場,雙方的心情瞬間一轉。
新vii班是順著尼德霍格的追擊路線一路跟來,登場的位置自然尼德霍格更近。
有黎恩“全抓起來”的命令在,學生們也沒多想,充分發揮奧蕾莉亞的訓練風格見人就打。
尼德霍格的陣型為之一亂,這給了紫之獵兵脫身的機會。
對此,學生們沒有反應,沒有那個必要,反正有教官壓陣。
結果紫之獵兵剛動身,一雙青年男女后發先至,直接堵住他們的去路。
黎恩和亞妮拉絲登場了。
雖然人數少,但戰斗力比學生們強了一個數量級不止。
而紫之獵兵因為先前的鏖戰,消耗巨大,早已是強弩之末,很快就被八葉師姐弟連手砍倒。
兩人全程疾風,嗖嗖嗖嗖嗖嗖嗖嗖,紫之獵兵就全躺了多一個嗖都是浪費筆墨。
敵人倒了,按說是該尼德霍格心情好轉,結果那對男女完全沒有停手的意思,砍倒紫之獵兵,又沖他們來了。
尼德霍格想交涉,但沒用,學生們不聽,黎恩聽,但手里沒停。
還是因為沒有必要,想說話可以,全擺平再慢慢聊。
重來前的黎恩就吃過這方面的虧,每次都是“手下留情”,然后給敵人增援或者撤退的機會,就算正好有舊vii班的同伴趕來,也沒有得到最好的結果。
這其中固然有鬼氣風險大,騎神不好輕易動用的因素在,但結果不好就是不好,沒什么可說的。
于是,黎恩學乖了。
鍛煉可以,放水可以,必須在絕對可控的范圍內。
所以他和亞妮拉絲先砍倒了全部的紫之獵兵,接著獨自清掉全部軍用魔獸,捎帶手解決掉尼德霍格的兩名隊長。
尼德霍格的團隊構成十分有“特色”,整個團隊是就是如名字般是一條龍。
每個分隊是龍的部分,比如眼耳口手腦之類的,今次來到“巖石中庭”的是其中的口和耳。
在各分隊中算是重要且實力強勁的,奈何強中自有強中手。
不到超凡的對手,遇到認真起來的黎恩,就是幾刀的事,能多撐一刀都是一種強大的體現。
按照托娃的推演,要對付現在的黎恩,要么全用亞妮拉絲這個級別的的戰斗力,通過“戰術鏈接”的加持,打出最多位一體的團隊戰;要么有足夠分量的強者,牽制住黎恩大部分的注意力和輸出,為其他人創造有力的輸出環境。
尼德霍格都不滿足。
他們不是沒有媲美亞妮拉絲的高手,但這種高手都在擔任團隊長,很難湊到一塊。這也是塞姆利亞軍事力量普遍的做法,卻給了黎恩可乘之機。
把最能打的外加指揮官揍趴了,剩下的才是真正的絕對可控,可以放心讓其他人練手。
五名學生對上“耳”小隊。
亞妮拉絲一個人對付“口”小隊。
由于黎恩沒再出手,雙方打得有來有回,尼德霍格總算是穩住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