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不需要借助虛神的力量。
僅僅憑借黎恩自身的見識。
見識這個詞,聽起來普通,實際上一點都不簡單。
從字面上。
見,看見。
識,認識。
單純看見不難,可以是書上的,報紙上,也可以是生活中遇到的。
難的是第二點,認識。
那是要你將看見的東西,無論是理論還是實際,又或者兩者都有相互結合,融會貫通,進而明白事物發展、運行的規律。
聽上去和劍圣所追求的“理”很像?
像,就對了!
萬事萬物背后的邏輯本就是共通的。
練劍能入圣,讀書其實也可以,只是沒那么能打罷了。
遍觀塞姆利亞歷史,生猛的讀書人、技術家一點都不少。
但光有“理”或者說“識”,沒有“見”同樣是不行的。
卡西烏斯那樣的猛男,再放下劍后,也需要花上一年半載學習棒術,才能重回強者之列。
黎恩重來之后最大的收獲,不算“從者召喚”“虛神相伴”這種明顯超規格的外神饋贈,其實就在“見識”二字上。
對于歷史的研讀,17歲一路走來的經歷,在已經邁入的“理”之境界的導引下真正形成了系統,形成了脈絡,總結出了規律。
記得學生時代的歷史課上,某位教官曾開過這樣一個玩笑:“歷史給人的唯一教訓就是人們從未在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這話可能有失偏頗,當時黎恩也沒往心里去,但隨著見識的提升,他越來越發現:很多現在發生的事,其實歷史上也都發生過,只是換了個形式,換了層皮罷了。
古往今來多少人,不論創造出多么大的功業,只要走不出見識這關,最后都很難有好下場。
今時今日的黎恩,早就不局限于重來前的種種情報,而是可以根據現有的情況,準確地判斷出未來的走勢。
而這正是小人物與大人物的區別。
有意思的是,黎恩自己已經走了出來,他那位親生父親更是早早走出,但很遺憾,絕大多數人是走不出來的。
甚至連掌握差不多“一個至寶”之力的黑之伊修麥格,都走不出來!
所以黎恩和他的伙伴們才會走出讓世人看不懂的一步步棋,才有了如今這樣的帝國內部“雙峰并舉”“雙雄對峙”的局面。
內亂會導致國力虛弱,再加上卡爾瓦德與奧雷波尼亞數百年的積怨,卡爾瓦德的動向就不難預測了。
當然,不止帝國有人杰,卡爾瓦德同樣有能明辨局勢的能人,但很多事情不是一己之力可以扭轉,尤其是洶洶而來的民意。
別忘了,卡爾瓦德可是民選政府,是民主自由的代名詞啊。
更何況,早在幾個月前,黎恩就和大師兄卡西烏斯商量好了,他會配合自己在國際上進行活動。
不是因為所謂的師兄弟感情,事實上兩人就見了一面,而是因為兩人的追求是一樣的——最大限度避免戰爭,減小各方損失。
為了完成“相克”,斗氣是必須的。
斗氣不夠,就只能發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