羈縻州特使刺駕之事,京內皆知。
但是先前被嘉獎的禁衛刺殺皇上,這件事卻只在宮內流傳,外頭并不知情。
畢竟,雖茲事體大,但細說起來可不是什么體面好事。
大概也正因為某種顧慮,在薛放主動要求審查此事的時候,皇帝才開恩特許了,叫巡檢司把禁衛們帶回去。
畢竟,如果真的交給了南衙的太監,從此之后不管怎么樣,對于宮內禁軍而言,跟太監們便是水火不容,死仇不解了。
皇太后當然深知此事。
聽了太監的回稟,太后沉吟“這薛家十七郎,辦事倒是利落,這么快就審好了”
丹霞很知道她的心意,便叫了個內侍來,吩咐道“去打聽打聽,到底如何。”
太后眉頭微蹙,顯然是在擔心著什么。旁邊的紫敏郡主見狀,便腳步輕輕地向后退,臨出門前又回頭看了楊儀一眼,才帶人去了。
太后抬眼看見,也未說什么,只又望著楊儀道“你先前去過巡檢司幾次,可也跟這薛十七郎照面過他是個如何的人物”
楊儀何止是跟薛放見過面,簡直不要太過“熟絡”。
只是對于太后的問詢,自然要謹慎應對。
楊儀道“臣是見過薛小侯爺的,像是個痛快明白、極為決斷之人。”
太后揚眉“是你自己這么覺著”
“臣也聽說過他先前辦的案子,再加上巡檢司內上下亦不少稱許者,故而這樣認為。”
太后一笑“這倒不錯,他好像只有幾歲來著。”
丹霞在旁道“過了年才十七呢。”
太后微微頷首“真是英雄出少年。”她的目光又落在楊儀面上“薛十七郎是如此,你也是如此。”
楊儀忙道“臣絕不敢跟薛小侯爺相比。”
太后笑“這有什么不敢的,他查案,建功立業,你救人,也是同樣功勞不小。”
說了這句,太后又若有所思。
丹霞見狀,便對楊儀使了個眼色,楊儀微微俯身,暫且向后退了出去。
簾帳垂落,里間,皇太后對丹霞說道“你說,巡檢司到底會如何結案。”
丹霞道“這小侯爺之前在南邊,跟那特使是上下屬關系,我看他一定會為特使開脫。”
“你能想到,皇上自然也想到了。就算他有心開脫,又哪里會那么容易。你不是不知道,皇上可恨著那個隋子云呢。”太后嘆息。
“雖說不易,但他既然這么快進宮來,想必是有準備的。”
太后擰眉想了會兒“狄聞在南邊那么久,雖說功高蓋主,但他未必是那種擁兵自重意圖不軌的,何況他明知道那隋子云是皇上眼中釘,為何還派他來難道是想讓皇帝殺了他,出出氣嗎”
丹霞陪笑道“若真這樣,狄將軍可就太可怕了些。”
太后嘆道“我想他也未必冷血如此,他這樣做,無非是證明他心底無私罷了,如果皇上殺了那個人,反而顯得太過小氣不容人了。”
丹霞不敢接下面的話,只道“先前楊侍醫說起金釵石斛跟蟲草,這些補藥橫豎別人用不著,可見狄將軍心里是惦記太后的,才能有這份細心。”
太后微笑“聽說他之前也病病歪歪的,許是同病相憐吧。”
想到這里,太后對丹霞一抬頭。
丹霞忙俯身靠近,太后道“你去告訴魏明”低低吩咐了幾句。
紫敏小郡主帶了幾個宮侍,從太后的啟祥宮向前,不多時到了皇帝的政明殿,不敢入內,就在殿門口向內張望。
門口的內侍們見是她,知道小郡主很得帝后喜愛,諸事不同,便只略說了一句,小郡主道“我只看看,又不惹事。”內侍就沒有再多言。
郡主探頭,見皇帝一身靛藍金紋的織錦龍袍,坐在那把烏木鑲金的龍椅之上。
旁邊魏公公,手中捧著一大疊的不知是什么公文似的東西。
在他們面前,隔著十數步,有一道身影半跪,微微垂首。
紫敏盯著那道影子,只瞧見他有些繃緊的勁瘦的腰身,以及垂首之時,好看的肩頸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