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神官派了自己的弟子聽圓、跟胡老先生出外安撫百姓。
又說明了京城來的楊太醫要治胡小姐之事,讓百姓們稍安勿躁,拭目以待。
大家聞聽,自然是各種不信不服“什么楊太醫,哪里比得上陸神官一根手指頭”
又道“少在這里班門弄斧了留神反而耽誤了胡小姐的身子”
有的勸說那胡老先生“您老人家可別上當還是陸神官可靠”
此刻,人群中突然多了一張熟悉的臉,竟是任秀才,他正也伸長脖子向內觀望。
原來任秀才也聽說了消息,特意過來查看究竟。
百姓們正吵嚷,就聽門口那高大的巨靈神似的人吼道“誰敢說楊太醫不好,就過來試試俺的拳頭”
大家頓時噤若寒蟬。
廖小猷威風凜凜地,仿佛天神下降,喝道“你們都聽好了,原本俺也是不相信小太醫的,可是小太醫只跟俺一照面,就看出了俺的病,要不是她,俺早死了她醫術高明人又好,不許你們胡說,也別縮著脖子躲在人堆里,有膽子的就出來,到俺跟前明說”
胡老先生見狀又打圓場“好了好了,橫豎陸神官已經答應了讓楊太醫試試看何妨再等上一會兒”
楊儀望著榻上的胡小姐。
民間的巫醫良莠不齊,先前因為一些招搖撞騙的人太多,名聲亦不甚好。
故而不如正統醫學那樣廣泛被世人接受。
但其實,祝由之術的說法,并非子虛烏有,上古之時就已經存在,而后,多本典籍都有記載。
比如黃帝內經呂氏春秋,乃至古今醫統外臺秘要以及政和圣濟總錄等,都有載錄巫醫治病以及祝由之術。
而所謂的祝由之術,祝則是等同于“咒”之意,“由”則是根由,在這里指的是病因。
一個咒字,解釋了祝由之術治病的根本,那就是不用藥石之功,只靠“言語”跟“符咒”的功效來給人治療。
聽似神奇玄虛,實則有其根由憑證。
巫彭原本為巫,而后行醫,兼任巫跟醫,古代甚至把“醫”,做“毉”來寫,醫之下,是一個“巫”字。
可至今,巫醫之祝由之術已經跟醫道區分開來,根源雖一致,法道大不同。
所以先前陸神官跟楊儀說你不能醫的,我未必不能,我不能治的,你也許可以。
因此楊儀很謹慎,有道是“隔行如隔山”,醫術跟巫醫之術雖同源,但不參悟涉及,也等于隔著一座小山了。
楊儀拉著薛放走到旁邊“我不知陸神官的深淺,但他不像是尋常江湖騙子,必要謹慎。胡小姐的情形,我斷她要么氣郁于心導致狂癥,要么是被下了巫咒之術”還有一點也是楊儀不想說的那就是真的被什么狐妖所附身。
薛放道“你想怎么做”
“我想你盯著他,我給胡小姐治病的時候,怕他動手腳。”
“好,你只管給她治,其他的交給我。”
楊儀握握他的手“還有一件事。”
“說。”
“之前你問我為何不帶小猷進來,記得嗎”
先前楊儀聽吳校尉說起下午的經歷后,心中竟想起,在海州時候縣衙的事。
她聽見那個假的巫搗衣的琵琶,引動了心神,情難自禁。
只是薛放并不曉得這件事。而楊儀也沒弄明白,那琵琶曲里到底藏著什么玄機。
可本能地,她覺著還是小心為上。
小猷力大無窮,若有個什么萬一,別人中招還能制止,小猷可是無人能攔阻的,薛放且又有傷在身。
倒不如讓他在外頭,至少是個極強的后盾。
此時楊儀對薛放道“你要留心,別像是吳校尉一樣著了道,可我不曉得他到底會用什么法子,所以只憑你自己應對。”
薛放笑道“這個有趣,我知道了,你別擔心其他,只要把那胡小姐治好了就行。”
“還有”楊儀望著他的笑臉,摸摸他的右臂“切記,不管發生了什么事,千萬別動這只胳膊。”
薛放讓吳校尉的兩名親信進來,拿著楊儀的方子,去藥鋪子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