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兩個太監已經癱軟了,其中一人已然暈厥,另一個掙扎著“皇上饒命,皇上饒命”
楊儀并沒有弄懂皇帝的意思,知道身不由己跟著皇帝走遠了,聽見魏明吩咐,又見那兩個太監被拖走、喊叫,她才反應過來。
掌心緊緊握起,楊儀轉到皇帝面前,跪地“皇上恕罪”
皇帝臉色沉沉,見她跪下,有些意外“怎么了”
楊儀道“請皇上別處死他們”
皇帝淡淡然道“你不必理會,這種東西,朕不想看到。”
楊儀道“皇上可這件事是、跟臣有關的,我不想有人因為這種事而喪命。”
“起來,”皇帝喝道“跟你什么相干,他們敢妄自揣測朕的就該死”
端王見勢不妙,不想讓楊儀再觸怒皇帝,親自俯身“楊侍醫”
楊儀見他探手,卻并沒有站起來“皇上恕罪請恕臣斗膽。”
皇帝似乎有點不高興,卻還是忍著“說。”
楊儀心里想起的,是昨兒藺汀蘭跟自己說過的話。
“皇上,也難怪那些無知之人會生出奇怪的想法,畢竟皇上待臣甚是親厚,”楊儀從來不是個擅長言辭的,尤其說的又是這么難以啟齒而十分微妙的事情,稍有不慎自己也是犯上之罪了,這會兒她簡直恨不得把俞星臣的嘴借過來,可只能趕鴨子上架,“雖然臣知道,皇上對臣只是知遇之恩、賞識之情,但但”
皇帝雙眸微睜,盯著楊儀,楊儀自己還沒把自己說明白,皇帝卻已經懂了她的意思。
她是在給人求情,但同時也是在給她“撇清”。
什么“知遇之恩賞識之情”,她是在借著這件事,告訴皇帝,是皇帝的行為引發了別人的誤解,讓皇帝別打那種主意。
雖然她說不出來,但那微妙的意思,聰慧如皇帝又豈會不知。
“哈,”皇帝竟笑了“你以為,朕”
楊儀的汗都冒了出來,她可沒指望皇帝能明白她這莫名其妙的兩句話。
把心一橫,楊儀道“總之,求皇上恕罪,別為了這些無關緊要的小事而打死人命。何況臣、臣是大夫,眼見有人身染疾病,想救的心思還來不及呢。若因臣的緣故害了無疾之人,這豈不是大罪孽了嗎”
皇帝斂了笑。
他打量著楊儀。
楊儀不知他會怎么決斷,不知自己是將惹怒皇帝,還是
還好,旁邊還有個耳聰目明的端王。
起先,端王其實跟那兩個嚼舌的太監一樣,存著差不多的心思。
但是楊儀的意思,端王跟皇帝一樣是明白了。
而且端王看的很清楚,皇帝聽了楊儀的話,竟然沒生氣。
這就是說,皇帝心里其實沒那種想頭兒
端王看到這里,開口道“父皇,兒臣斗膽,這些嚼舌之人固然可恨,不能饒恕,但若能小懲大誡,以儆效尤,也是使得的,求父皇開恩,先寬饒了他們這次吧”
楊儀見端王也求情,意外之余,稍稍松了口氣。
皇帝看看他們兩人,終于道“看在你們兩人面上,朕姑且饒了他們。”
吩咐魏明“你也警醒些,若還有類似嚼舌,立即先拔了舌頭,再活活打死,一概不饒。”
魏公公連連應承,感激地看向楊儀,親自跑過去攙扶起來。
恰好端王在攙她,兩人一起扶著楊儀起身。
皇帝望著她瘦伶伶的身形“朕饒了他們,不為別的,只為了你罷了。”
楊儀驚愕。
皇帝道“你這身體三災五難的,哼算是為你”
他并沒說完。
魏明退后,趕緊叫人去傳旨,別這會兒的功夫把人打死了。
這邊皇帝才拐過泰和殿,就見前方站著些人。
皇帝放眼看去“跟宣王站在一起的那個是何人”
端王跟著細看片刻,驚疑“那、那不是十七嗎”
“薛放”皇帝抱起手臂“他什么時候進宮來的”
楊儀才放下去的心又提起,靈魂出竅,以為事情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