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王撩起袖子,跪地道“想懇求父皇開恩,命太醫院開藥庫,散藥材,救災賑民,以度過這一場無妄之災,若如此,百姓們也必當感戴天恩”
皇帝嗤地笑了。
端王垂著頭,看不到皇帝面色,卻愕然不解他為何而笑。
正在此刻,外頭報說太醫院林瑯求見。
皇帝叫傳,林瑯入內行禮。
皇帝問道“你又來做什么”
林瑯道“回皇上,昨日太醫院派了醫官,坐鎮九城,從早到晚,每位醫官至少看過百余人,此雖可以減緩疫癥之勢頭,但”
“只管說。”
“但據醫官們回來稟說,有的百姓買不起藥,而且有的藥店趁機竟漲價甚至出現了一藥難求的現象,就算有方子在手,都無法得到救命良藥。”
皇帝臉色淡淡地“所以”
林瑯正要開口,門口一個太監進內跪地“皇上,步兵衙門傳來一個消息。”
“說。”
“步兵衙門的人說,楊家的二公子楊佑持,在他長安街上新開的藥鋪子里掛了牌子,說是為了共度時艱,撲滅疫癥,只要手中有藥方的人,都可以去藥鋪子拿藥,不用花一文錢。”
皇帝的臉上不由地露出詫異的表情。
林瑯跟端王也驚訝地看向小太監,只有宣王還淡淡地。
“這是真的”皇帝問。
小太監道“回皇上,千真萬確,據說楊佑持還自己押了一些藥親自送到了南外城交給了兩位太醫救人呢。”
皇帝若有所思,把信紙一抖。
魏公公忙接住了。
皇帝道“讓端王,林院首過目。”
兩人不明所以。
端王先上前接了,低頭飛快地看過去,越看越是驚愕。
看完后他轉給林瑯“林院首。”
林瑯垂眸,他畢竟跟楊儀相處日久,認得她的字,一看就知道是楊儀所寫,而從頭看到尾,林瑯的臉上也露出了悲欣交集的表情。
“皇上”他捧著信紙跪了下去“臣實不知,楊侍醫竟也有這般想法,甚至比臣想的更加周到臣”
端王也感慨道“實在是難以想象,王兄,此信何時送到的”
宣王迎著她的目光,道“昨兒。因天晚、宮禁又早,所以才在今日呈遞。”
端王感嘆道“原來我們所想,仍是慢了楊侍醫一步,”他向著皇帝道“兒臣慚愧。”
原來楊儀在信上所寫的,就也是肯求皇帝開太醫院生藥庫,散藥以賑濟百姓等等。
此時皇帝并沒有拿信,而仰頭自顧自地念道“疫癥之中,人心惶惶,最恐孤立無援倘或能在此刻命太醫院開診給藥,百姓們自然感沐天恩,盡力求生,只要萬心如一,縱然疫癥無情,亦不足為懼。若皇上以萬民為念,開恩放藥,救民于水火,則是天下之幸,社稷之幸”
他只看了一遍,卻把這幾句記得分毫不差。
聲音不高,卻聽得人心頭激蕩。
皇帝念完后,輕輕一笑道“就是不知道,這楊家的楊佑持又是怎么回事,是跟楊儀商議好了,來將朕一軍的么”
宣王道“父皇,此信是楊佑持送到王府無疑,但兒臣擔保,楊佑持對此毫不知情。他之舍藥,應該只是他自己的主意,楊儀也未必知道。”
皇帝哼道“我想這也不是楊儀能做出來的,難不成一邊兒寫信求朕,一邊兒叫楊佑持來打朕的臉嗎”
林瑯忙道“皇上,楊佑持如此,雖是義舉,但他只是區區一個藥鋪,到底也是僧多粥少,杯水車薪。若皇上能發詔,自然是如楊侍醫所說,天下感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