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儀跟楊登眾人在南外城提過的要注意城中清理等建議,皇帝也知道了,命順天府,街道司跟戶部配合,嚴禁城中百姓隨意丟棄污穢之物,違令者重罰,且命把目下一應堆積的污物,盡數移除,否則將按照甲戶分派,從里長往下,甲首,乃至追究到個人。
一時之間,京城之內鏗鏗鏘鏘,清理修葺打掃,忙的不亦樂呼,猶如春節將到。
這些,不過是在鼠疫之下衍生而出的舉措,不消說,也是大利之舉,畢竟瘟疫的滋生,楊儀在羈縻州羅剎鬼一事的時候早就分析原因,倘或京城內污物堆積,邪風經過,就算不是老鼠,難道就沒有別的疫癥防患于未然才是真。
這之外,皇帝還將此番疫癥之中的功勞卓著之人,論功行賞。
太醫院從林瑯為首向下,或多或少,都有賞賜,而其中又有兩位太醫,一個是過于疲乏突然厥了過去,不救,一個卻是染了疫癥,發作的太快,都是因公殉職,其家人自然一應厚賞。故而對于太醫院來說,皇帝的賞賜,喜憂參半。
而因為楊登在陳府的所為,及時地阻住了疫癥蔓延,皇帝賞賜了些金銀錦緞,擢升為太醫院院監,但生藥庫仍是讓他掌握。
皇帝詢問楊登“據林院首所說,生藥庫之中,所囤的黃芩,黃連,柴胡,連翹,艾蒿等物,都比往年要多,還是你主張置買,此番竟派上大用,可不知何故”
楊登便把楊儀當時說起看到南外城污水遍地,又有鼠患等等告知,他道“臣聽后,覺著前些日子雨水頗多,天又反常的熱,恐怕會有瘟癥,所以便多存了些解毒去火的藥。”
皇帝笑“原來如此。”
又問楊佑持“那日,你為何會舍藥于民”
楊佑持做夢都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會有面圣的機會,跪在地上,幾乎發抖,聞言忙道“回、回皇上,小民是因為那日去南外城看望哥哥跟妹妹,看到他們、那樣奮不顧身,草民心中有愧,偏我不會醫術,回到家里思來想去,才做了那個決定,好歹是、也盡一分力。”
皇帝道“你那的藥鋪,可有名字了”
“皇、皇上,藥鋪其實算是妹妹跟我兩個人的,我、我負責打理張羅,名字還沒有。”
皇帝看向魏明“紙筆。”
魏明眼睛一亮,忙揮手叫小太監準備。
不多時已經研好了墨,皇帝走到桌邊,提筆寫了兩個字“這個名字,朕便賜給你們。”
魏公公小心翼翼接過來,走到楊佑持跟楊登跟前展開,楊登一看,竟是“惠民”兩字,心中震驚,皇恩如此浩蕩。
楊佑持更是喜歡的渾身發抖,越發哆嗦著道“謝、謝主隆恩”
至于楊佑維,亦自有嘉勉。
此刻,楊儀因為還在調養,不便入宮。皇帝思忖了會兒,并未言語,眾人跪拜退下。
眼見到了七夕,京城五品之上官員的女眷,照例進宮給皇后請安。
楊家這里,李老夫人,高夫人,顧莜,進宮參拜。
至于俞家,俞鼐之妻趙氏,俞鼎之妻徐夫人,以及最近才被升為國子監司業的俞太息之妻林氏,一同進見。
皇后宮中,除了眾妃嬪外,楊甯作為宣王府的內眷,亦在座。
眾人行禮之后,皇后賜座。
眾人緩緩落座,皇后又先問李老夫人,楊儀的身體恢復的如何。
老太太忙起身垂首回答道“回娘娘,孫女的身體已經大好,再過兩日,便能進宮給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請安。”
皇后道“這就好,請安倒是次要,最要緊的是,楊侍醫的身體盡快無恙。”
眾人坐了約略半個時辰,皇后起身更衣。剩下眾女眷不免彼此寒暄,說些閑話。
俞鼐之妻趙夫人,因為楊儀治好了俞鼐的病,也十分關切,主動詢問李老夫人,且道“我因不知道姑娘的癥候如何,不敢貿然去打擾,心里倒是想著親自去探望呢。”
李老夫人忙道“這怎么敢勞煩,她已經沒有大礙了,等大好了,若夫人要見,自叫她去府里相謝美意。”
趙夫人笑道“原本是我要去的,反叫楊侍醫勞動這不是倒過來了么”
“怎么說倒過來,這才是正理,”李老夫人道“哪里有長輩跑去見小輩的”